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消化系统 > 胃病 > 正文

胃类癌 胃镜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1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胃类癌的治疗应根据其生物学特点采用合理的外科治疗。 胃类癌的大小、 有无远处转移及有无肌层浸润是判断其恶性程度的重要因素。 在无远处转移的病例, 类癌恶性程度的判断主要根据有无肌层浸润的组织学征象。 据统计, 胃类癌肿瘤直径<1cm者未发现转移; 1~2cm转移率为16%; 2~5cm为33%; 大于5cm则高达76%[5]。 因此, 对于直径<1cm者局部切除是安全的; 对于1~2cm的胃类癌, 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预后良好; 而>2cm的胃类癌多为恶性类癌, 淋巴结转移率高, 应行根治性手术。 如肝脏广泛转移并出现类癌综合征, 而胃部病变尚可切除时, 则行姑息性胃切除。 本组病例的肿瘤直径均>2.5cm, 66.7%的病例伴有淋巴结转移, 肿瘤多侵及肌层及浆膜层。 本组随访结果亦表明, 胃类癌的预后不佳。 提示恶性胃类癌的生物学行为与进展期胃癌的生物学行为类似。 本组有1例胃类癌伴广泛肝转移的患者, 行姑息性胃切除术+肝转移灶行无水酒精注射后, 生存7个月。 对于胃类癌伴肝转移的患者出现面色潮红、 心悸、 腹泻(类癌综合征)表现, 文献报告采用生长抑素奥曲肽, 可缓解面色潮红和腹泻等类癌综合征的表现

  胃类癌少见, 生长缓慢, 早期无典型的临床症状。 当肿瘤增长至一定程度形成溃疡甚至上消化道出血时, 患者才表现为腹痛、 上腹部不适、 呕吐、 黑便等症状。 很难与溃疡病及胃癌鉴别。 本组超过半数(66.7%)患者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诉而就诊。 说明胃类癌比其他类癌更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及消化不良。 因此,对于50岁以上有慢性腹泻、 消化不良, 尤其有上消化道出血史的患者, 应常规做胃镜检查。 文献报道, 类癌在胃镜及X线胃双对比造影检查中有一定的形态特点, 但临床上极难与胃癌鉴别[1]。 对于<1cm的胃类癌, 仅能通过胃镜才能发现。 Nakamura等[2]通过胃镜检查了8例胃类癌, 所有病灶均表现为光滑、 圆形的粘膜下肿块; 5例为单发病灶, 其余3例为多发性病灶; 其中6例病灶具有不规则形状红斑的凹陷或溃疡。 这被认为是胃类癌的胃镜下特征性表现。 类癌病变主要在粘膜下层, 做活检时如果仅钳夹覆盖肿瘤表面的粘膜, 易造成漏诊。 而且胃类癌可与消化性溃疡或胃癌共存。 本组就有1例术后在溃疡底部才发现类癌组织。 因此, 做胃镜检查时取材要深。 恶性胃类癌的病理类型大多为溃疡浸润型, 病理诊断亦易与低分化腺癌相混淆[3]。 本组即有2例术前胃镜活检诊断为低分化腺癌。 对于2cm左右的胃息肉样类癌, 胃肠钡餐检查表现为光滑、 圆形充盈缺损, 但病灶附近的胃壁仍柔软。 如其中央有钡斑, 提示肿瘤中央有溃疡。 当发现环提状充盈缺损, 其边缘整齐锐利, 即病、 健分界相对较清楚, 似刀切状, 中央部壁龛相对比较规则, 则应考虑胃类癌可能[1]。 本组患者术前有4例做了胃镜检查, 3例做了胃双对比造影, 无1例诊断为类癌。 有作者提出, 如能对疑为类癌的病例做活检组织的免疫组化检查, 有望提高胃类癌的术前诊断率[4]。 另外, 类癌可呈多原发病灶及多源性肿瘤特点。 本组胃类癌有2例各有6处病灶。 但本组未发现有合并其它部位肿瘤者。 故在胃类癌的诊治过程中, 应全面进行检查, 防止遗漏多病灶及同时存在其它非类癌肿瘤病灶的情况。

  胃类癌 胃镜图片清晰吗?胃类癌 胃镜效果还可以吧?胃类癌 胃镜贵吗?

上一篇:胃酸的原因
下一篇:老人胃病特点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