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脾脏破裂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居腹部闭合性损伤之首。高分辨率的灰阶实时超声诊断仪,能将脾脏实质正常及异常回声清晰显示在图像上,具有直观、方便、安全,可多次复查的特点,因而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资料,已经成为诊断本病不可缺少的手段,为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我们对30例经手术证实的脾破裂术前B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病例中,28例为外伤后急诊进行B超检查,还有2例无明显外伤史,突然感觉剧烈腹痛来院就诊而进行B超检查。30例病例中,男性为22例,女性为8例,年龄在20—40岁之间,初诊时间最早在伤后半小时,临床表现主要是腹痛、胸闷、脉快、出冷汗、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
1.2 B超检查方法 所用仪器为ALOKA—256型实时超声仪,线陈及凸型探头,频率为3.5MHZ,病人取仰卧位,行腹腔等处进行扫查。由于外伤性脾破裂以横向破裂者多见,在超声扫查断面时应注意此点。
1.3 结果 根据超声图像,我们把脾破裂分为真性脾裂,脾包膜下破裂和脾内破裂三种类型。本组30例病例中,真性脾破裂23例,内有22例经手术证实符合B超诊断,还有1例只有腹腔游离积液而无明显脾破裂征象,而手术时被确诊为脾破裂,原因是脾脏的破裂口位于脾脏的上缘,被左侧胸腔的气体所掩盖。此外,脾包膜下破裂3例,脾内破裂4列。除了一例较小范围的脾内破裂行保守治疗外,其余都在手术时被证实。在真性脾破裂中,合并不同程度肾挫伤的2例、胸腹腔积液4例、肝挫伤1例,均为手术所证实。
2. 讨论
2.1 真性脾破裂23例中,除1例未明确认断外,22例声像图表现脾包膜连续线明显中断或不完整。本组30例病例中,有16例病例脾实质有回声增强或减弱区,有6例脾实质内有血肿液性暗区,有4例脾周围可见游离积液,有23例腹腔内可见游离积液,实行超声动态观察下可见积液呈进行性增多。 1535
2.2 脾内破裂4例,声像图表现为脾脏增大,尤其以厚径增加最为明显。厚径增加的大小以脾内破裂形成的血肿大小而定,4例病中最大血肿可达8.5cm,暗区周边无包膜回声,可见脾实质回声增强。4例脾内破裂除1例较小的脾内破裂在实行超声动态观察下让其逐渐吸收,其它3例都在手术时被证实,无腹腔游离积血。
2.3 脾包膜下破裂3例,声像图均可见脾脏呈畸型肿大,被膜光滑,脾包膜下破裂部位可见局限性无回声区,2例可见月牙环包脾实质,1例可见脾实质受压有凹痕。3例脾包膜下破裂都被手术所证实,手术时无腹腔游离积血。
2.4 脾破裂的超声诊断价值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脏受伤机会较其他脏器多,约占30%。脾破裂致伤原因以车祸最为多见,约占80%左右。由于脾外伤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即使是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特别是对无外伤史的病例,临床上很难作出肯定的诊断。实时超声显像对脾破裂具有许多的客观征象,既可显示脾脏外形、脾脏破裂部位范围、内部回声、包膜线是否完整与周围组织情况,又对脾脏周围有无明显积液、腹腔有无其它脏器合并伤均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总之,在B超检查中如出现以下声像图,(有的再结合临床病史)即可作出脾破裂的诊断:
①脾包膜线不完整或中断;
②脾内回声不均匀有增强、减弱或液性暗区;
③脾包膜下有不规则无回声区;
④腹腔内有游离积液无回声暗区。
本文探讨了B超在脾外伤诊断中的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对刚发生外伤的脾脏线性、表浅裂伤病人及延迟性脾破裂,隐匿性脾破裂,伤后腹腔积血不多,超声征象不明显患者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必须提高警惕,坚持在72小时内作超声动态监测,也可结合临床对脉搏、血压及血色素变化情况作综合分析,必要时在伤后4周内要定期随访,以提高脾破裂的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