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常清洁头发,中性头发一般1周洗1次,干性头发10天洗1次,油性头发3天1次。洗头水温不宜过高和过低,不用强碱性肥皂,选用各种适宜自己发质的洗发香波。洗头后,不能湿气未干就睡觉,否则易生湿热,损伤头发。发常梳,以木制梳为好,先梳顺发梢,再逐段上梳至发根。脱发者尽量剪短头发,使营养集中于发根。少吹风、烫发、染发。不要常梳发髻、马尾等紧束的发型。起居宜忌:常锻炼,热食、热浴后出汗者,头部注意避风;冬季注意头部的防寒保暖,夏天防晒;劳逸结合,不操劳过度,不熬夜,不可纵欲过度;经常进行头部保健。
食膳疗法 将中药菟丝子、茯苓、石莲肉、黑芝麻、紫珠米等,用旺火煮开后加适量水, 用微火煮成粥,加少许食盐食之。每日1~2次,可连服10~15日。此粥滋补肾阴健脾,适用于脾肾阴虚的脱发者推拿按摩 用1支20毫升的维生素B1液洒在头上,用右手五指从前额神庭穴向后梳到后发际哑门穴,共梳36次,然后用左手和右手的五指分别梳头部两侧,各梳36次;五指合拢叩打百会穴54次;两拇指分别点振两侧的翳风、翳明、风池等穴3次,每次10秒;用拇指压揉三阴交穴15秒,压拨5次,压振3次,每次10秒,用掌心劳宫穴压在脱发处或头发稀疏处,振颤5次,每次针灸疗法 选择肾俞、三阴交、风池、百会、头维、生发穴(风池与风府连线的中点)等为主穴。均双侧取穴,风池用泻法,其余诸穴用补法,中等刺激,疗脱发的预防 应日常注意精神调摄,保持心情舒畅,如发现脱发较多,不要惊慌,首先弄清是正常脱发还是异常脱发。如果是异常脱发也不要有精神负担,只要不是毛囊破坏,头发的恢复是完全可能的。注意饮食调养,少食白糖、盐、肥肉及辛辣食物,不酗酒。
中医学认为脱发有两种原因:中医脱发一是血热风燥,血热偏胜,耗伤阴血,血虎生风,更伤阴血,阴血不能上至巅顶濡养毛根,毛根干涸,或发虚脱落;二是脾胃湿热,脾虚运化无力,加之恣食肥甘厚味,伤胃损脾,致使湿热上蒸巅顶,侵蚀发根,发根渐被腐蚀,头发则表现粘腻而脱落。
脱发的主要症状是头发油腻,如同擦油一样,亦有焦枯发蓬,缺乏光泽,有淡黄色鳞屑固着难脱,或灰白色鳞屑飞扬,自觉瘙痒。若是男性脱发,主要是前头与头顶部,前额的发际与鬓角往上移,前头与顶部的头发稀疏、变黄、变软,终使额顶部一片光秃或有些茸毛;女性脱发在头顶部,头发变成稀疏,但不会完全成片的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