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内分泌 > 痛风 > 正文

有治痛风的方法吗。特效药更好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21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治疗  消炎药物   急性痛风可以服用   双氯芬酸钠,又名二克氯吩钠(Diclofenac Sodium) 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 25mg每日二至三次餐后,每次一至二片。胃病者遵照医生指示服用。   希乐葆(celecoxib)200mg   每日一至二次餐后,每次一粒。心脏病人及胃病者必须遵照医生指示服用。   常用中药治疗   痛风康复汤:金钱草40g车前子15g制与又30g防己15g黄柏15g制十亦10g制盛土10g地龙15g水牛角30g制川乌6-10g制草乌5g蜈蚣2条山慈菇10g海藻15-30g苍术15g六曲25g制虫千15g制戊女15g红花10g羚羊角6甲珠15玳瑁15   传统药物大多只能在大剂量用药后,暂时控制痛风病症,却不能彻底根除。究其原因是这些传统药物只从单一的降低血液中的尿酸入手治疗,而真正根除痛风要从游离尿酸结晶、降酸、排酸三项入手。服用痛风康复汤,通过游离尿酸结晶、降酸、排酸三项作用,全面促进人体健康的酸碱平衡。彻底根除痛风,杜绝复发   痛风的具体治疗   一,一般治疗:   痛风饮食:   饮食是痛风患者外源性嘌呤和尿酸的主要来源,尿酸主要是从饮食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对高尿酸血症而言,内源性代谢紊乱比外源性因素更重要。如果血尿酸高,嘌呤高,痛风就形成了一个反应链。因此得了痛风不能吃什么和能吃什么就相当重要,患者必须在痛风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痛风饮食的问题。   下面提供的是我们日常饮食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值,供读者关于痛风饮食的参考   (每100克中/毫克 )    食物名称嘌呤食物名称嘌呤食物名称嘌呤面粉2.3小米6.1大米18.1大豆27.0核桃8.4栗子16.4花生33.4洋葱1.4南瓜2.8黄瓜3.3番茄4.2青葱4.7白菜5.0菠菜23.0土豆5.6胡萝卜8.0芹菜10.3青菜叶14.5菜花20.0杏子0.1葡萄0.5梨0.9苹果0.9橙1.9果酱1.9牛奶1.4鸡蛋0.4牛肉40.0羊肉27.0母鸡25~31鹅33.0猪肉48.0小牛肉48肺70.0肾80.0肝95.0桂鱼肉24.0枪鱼45.0沙丁鱼295蜂蜜3.2胰825.0凤尾鱼363

  1、嘌呤含量少或不含嘌呤的食品:精白米、玉米、精白面包、馒头、面条、通心粉、苏打饼干、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甘蓝、莴苣、南瓜、西红柿、萝卜、山芋、土豆、泡菜、咸菜、龙眼、卷心菜、各种蛋类、牛奶、炼乳、酸奶、麦乳精、各种水果及干果类、糖果、各种饮料包括汽水、茶、巧克力、咖啡、可可等,各种油脂、花生酱、花生、杏仁、核桃、果酱等。   2、略   3、略   4、每100克中嘌呤含量150毫克~1000毫克的食品:胰脏825mg、凤尾鱼363mg、沙丁鱼295mg、牛肝233mg、牛肾200mg、脑195mg、肉汁160~400mg 。     痛风不能吃什么?   1、动物内脏:如胰脏、肝、肾、骨髓、大肠(含嘌呤高)。蔬菜:菠菜、芹菜、小萝卜等;   特别注解:因为菠菜等植物富含草酸,容易导致高草酸尿成倍增长,使得尿酸急增,加重肾脏负担。    2、海鲜、贝壳类水产等。   特别注解:龙虾、蟹、牡蛎等海鲜、贝壳类水产,绿藻类不能吃的原因:因为这些食物富含多糖,高蛋白质等,这些会加重肾脏分解的负担,尿酸增高,所以不宜多吃。但这些食物中有的富含自然界最强抗氧化剂虾青素,可以减少80%的尿酸来源,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最好的办法就是痛风患者用虾青素的纯品来补充,而不宜用“拼死吃河豚”进食以上食物的办法补充虾青素了    3、略 见参考资料:   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绝对卧床,抬高患肢。   1、早期运用秋水仙碱。常用口服法:初始剂量为1mg,随后每小时0.5mg或每2小时1mg,直到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水样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第一日最大剂量6-8mg。若无效,立即停药。90%的患者口服秋水仙碱后48小时内疼痛缓解。症状缓解后可继续给予每次0.5mg每天2到3次。维持数天后停药。   2、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吲哚美辛(消炎痛)初始剂量75-100mg,随后每次50mg,6-8小时一次。   3、以上药物无效或由于副作用强烈无法治疗时,可考虑用糖皮质激素或ACTH治疗。缓解率高,但易反跳。   三、发作间歇期及慢性期的治疗:   1、排尿酸药物:如苯溴马隆:25mg-100mg,每日一次,丙磺舒:0.25,每日二次。   2、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呤醇:每次100mg,每日2-4次,最大剂量每日600mg。待血尿酸下降到360umol/L时可减量至维持该水平的维持量。   四、处理伴发病。痛风常与代谢综合征伴发,积极降压,减肥,降脂,改善肾功能。    治疗目的在于:   (1)用抗炎药物终止急性发作;   (2)每天预防性应用秋水仙碱以防止反复急性发作(慎用秋水仙碱防止肾脏损伤);   (3)通过降低体液内尿酸盐浓度,预防单钠尿酸盐结晶进一步沉积和消除已经存在的痛风石.预防性保护措施应针对两个方面,即防止骨,关节软骨侵蚀造成的残疾和防止肾脏损伤.特殊疗法应根据本病所处不同时期及病情轻重选用.应治疗同时存在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及肥胖症.   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对已确诊的痛风急性发作有效.通常与食物一起服用,连续服2~5天.NSAID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包括胃肠道不适,高钾血症(出现于那些依赖前列腺素E2 维持肾血流量的病人)和体液潴留.用NSAID有特别危险的病人包括老年病人,脱水者,尤其有肾脏疾病史的病人.   除特殊疗法外,还需要注意休息,大量摄入液体,防止脱水和减少尿酸盐在肾脏内的沉积.病人宜进软食.为了控制疼痛,有时需要可待因30~60mg.夹板固定炎症部位也有帮助.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的药物,必须待急性症状完全控制之后应用.   在静止期,控制高尿酸血症开始时必须每日并用秋水仙碱或NSAID治疗,这是因为控制高尿酸血症的各种疗法在开始几周或几个月内易于引起痛风急性发作.定期检查血清尿酸盐浓度有助于评价药效.根据能否有效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来调节药物的种类与剂量.痛风石需要数月乃至数年才能溶解,应维持血清尿酸水平<4.5mg/dl(<0.26mmol/L).   促进尿酸排泄疗法,口服丙磺舒(500mg片剂)或苯磺唑酮(100mg片剂)均可,调节用药剂量以维持血清尿酸盐浓度在正常范围.开始给予半片每日2次.逐渐增加药量达到每日4片.苯磺唑酮比丙磺舒作用强,但毒性也大.水杨酸盐能对抗上述两种药物的促进尿酸盐排泄作用,应避免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具有与水杨酸类似的镇痛作用,却不影响尿酸排泄.   用别嘌呤醇200~600mg/d(分次用)抑制尿酸合成,同样也能控制血清尿酸盐浓度.与促酸药合用时,最初剂量宜小,逐渐加量直至尿酸水平接近4.5mg/dl(0.26mmol/L).该药除能阻断尿酸形成中酶的作用(黄嘌呤氧化酶)之外,还能纠正嘌呤的过度合成.这时处理反复出现尿酸结石或有肾功能障碍的病人,特别有利.明确的尿酸结石能通过别嘌呤醇治疗得到溶解.别嘌呤醇的副作用主要有轻度胃肠道不适,潜在危险性的皮疹,肝炎,血管炎和白细胞减少.   辅助疗法 所有痛风患者都需要摄入大量液体,每日至少3L,尤其是以前患有慢性尿酸结石患者更应如此.服用碳酸氢钠或柠檬酸三钠5g,每日3次,使尿液碱化.临睡前服用乙酰唑胺50mg,能有效碱化晨尿.注意避免尿液过碱化,因为这可能促进草酸钙结晶沉积.因为药物完全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尿酸盐浓度,所以通常不需要严格限制饮食中嘌呤含量.在痛风静止期应设法减轻肥胖病人的体重.正常皮肤区域的巨大痛风石可以手术切除,其他的痛风石均应通过适当的降低血尿酸治疗缓慢地解决.为使肾结石崩解可考虑使用体外超声波碎石术.

5个小妙招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失常造成的疾病,其特点是出现复发性的尿酸代谢失调,并伴有严重的局部关节炎,即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最终在人体组织中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造成关节畸形、僵硬、尿路结石、肾功能减退等并发症。

  嘌呤有两个来源:一是体内的代谢,二是食物中摄入。通过饮食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减少尿酸来源,可控制急性痛风的发生,减少发作次数,防止并发症发生。所以控制饮食是痛风病饮食治疗的关键。

  第一招:限制嘌呤摄入量

  每日应控制在150毫克以下。急性发作期的2~3天内选用嘌呤含量很少或者不含嘌呤的食物,禁用含嘌呤极高的食物。慢性期每周至少两天完全选用嘌呤含量很少的或者不含嘌呤的食物,其余几天可选用低嘌呤膳食(选用一种嘌呤含量较少的食物,其他为基本不含嘌呤的食物;或者选用一种嘌呤含量较高的食品,其他用不含嘌呤的食物)。

  第二招:限制每日总热能

  痛风病人应该控制体重,每日总热量应比正常人减少10%~15%,不可过多吃零食,也不可每餐吃得过多、过饱。但热能应该逐渐减少,过度减重会引起酮症酸中毒,从而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病情较重时应以植物蛋白为主,碳水化合物应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第三招:以碱性食物为主

  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容易溶解,所以应多食用蔬菜、水果、坚果、牛奶等碱性食物。急性发作期每日可食用蔬菜1~1.5公斤,或者水果适量。可采用周期性植物性饮食,如黄瓜日、西瓜日、苹果日等,每周2次间隔3天。还应增加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摄入,大量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能促进组织内淤积的尿酸盐溶解。

  第四招:勤饮水绝不沾酒

  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尿酸的排出,建议每日饮水3000毫升以上,还要注意夜间的补水。酒精会使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降低,啤酒还含有大量的嘌呤,要绝对禁用。还要禁用能使神经兴奋的其他食物,如浓茶、咖啡及辛辣性调味品。

  第五招:促进血液循环

  还可以经常洗热水浴或用热水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尿酸排泄。

10大饮食原则

  痛风常并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者应遵守饮食原则如下:

  1. 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不过,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容易导致酮症或痛风急性发作。

  2. 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

  3. 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按照比例来摄取,1公斤体重应摄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质,并以牛奶、鸡蛋为主。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4. 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

  5. 大量喝水,每日应该喝水2000ml至3000ml,促进尿酸排除。

  6. 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

  7. 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

  8. 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9. 限制嘌呤摄入。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

  10. 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