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内分泌 > 糖尿病 > 正文

糖尿病肾病新视角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2-05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核心看点: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微血管并发症。该研究提示我们,免疫炎症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沿着这个思路,我们也许可以找到一条治疗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的新路。
 糖尿病肾病目前是肾脏疾病领域乃至医学界中备受关注的疾病。在发达国家,发病率明显增长,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造成患者各种血管的并发症。随着处理急性心血管事件水平的不断提高,慢性的血管并发症如肾脏疾病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很多临床试验显示,许多方法能够预防或减缓肾病的进展,但其肾脏保护作用远远未达到我们的期望。因此,寻找更好的办法显得非常紧迫。
 国临床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共同合作,科学家发现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免疫炎症介导疾病。他们的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肾脏病学杂志上。利用链脲霉素(stz)诱导转肾素基因的大鼠,产生糖尿病和高血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治疗药物为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uboxis-taurin。虽然动物模型表明其肾小球病理非常有特征,但本试验更强调肾小管间质损伤。研究显示,肾小管间质巨噬细胞浸润和继发损伤与肾功能丧失呈正相关性。未治疗组显示,肾间质有大量巨噬细胞浸润,伴随广泛、较强的骨调素染色阳性。一种巨噬细胞的修复蛋白——致纤维化的标志物(间质胶原、小管性tgf-和磷酸化smad2)表达也增加,虽然高血糖和高血压仍持续存在,但尿白蛋白排出量明显减少。治疗组肾功能未改变:治疗后肾间质大量巨噬细胞浸润,骨调素染色阳性,致纤维化的标志物表达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这项研究结果的意义在于,首先,ruboxistaurin目前已不仅进入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实验中,也进入其他微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该数据揭示该药能够减少肾脏疾病的发展(虽然血糖和血压未完全控制);第二,从最典型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中,我们可发现pkc-的活化和作用机制与炎症免疫反应有关。
 chow等发现在db/db小鼠中,通过检测肾小球和小管间质的icam-1的表达揭示糖尿病与炎症存在一定的联系。小鼠表现出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等糖尿病特征,其肾脏表现为白蛋白尿,gfr下降,肾小球肥大和增生,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db/db小鼠模型和icam-1基因敲除的sd鼠相比,db/db小鼠中,icam-1在肾小球、肾小管表达明显,并见巨噬细胞浸润;在体外试验中,小鼠的巨噬细胞在高糖或糖基化终末产物调整蛋白的培养中,产生高滴度活化的tgf-,并能使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icam-1。以上数据显示,巨噬细胞通过高糖或糖基化终末产物能扩大肾脏细胞促纤维化过程和增加icam-1的表达。因此,chow的文章说明2型糖尿病中,肾小球和小管间质的icam-1的异常表达,是各种代谢异常引起细胞反应的炎症过程。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被认为是异常代谢状态所激发的一种炎症性疾病。pkc-,是细胞间信号介导因子,是高糖和其他代谢异常而活化的,目前被认为是糖尿病肾病治疗的新靶点,正在临床试验中。炎症机制的理论基础--icam-1的出现,也可能是另一种治疗方向。如果上述结果能够用于临床治疗,则有可能使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降低。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