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本症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可达40%,故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
最后陷入昏迷。来诊时常已有显著失水甚至休克,无酸中毒样大呼吸。实验室检查尿糖强阳性,但无酮症或较轻,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突出的表现为血糖常高至33.3mmol/l(600mg/dl)以上,一般为33.3~66.6mmol/l(600~1200mg/dl);血钠升高可达155mmol/l;血浆渗透压显著增高达33o~460mosm/kg·h2o,一般在350mosm/kg·h2o对以上。
本症发病机制复杂,未完全阐明。病人年老、脑血管功能差,极度高血糖、失水严重、血液浓缩、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增高,脑细胞脱水,从而导致本症突出的神经精神症状。起病时常先有多尿、多饮,但多食不明显,或反而食欲减退,以致常被忽视。失水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幻觉、定向障碍、偏盲、上肢拍击样粗震颤、癫痫样抽搐(多为局限性发作或单瘫、偏瘫)等。
常见诱因有: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肾疾患、血液或腹膜透析、静脉内高营养、不合理限制水分,以及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噻嗪类利尿药等。有时在病程早期因误诊而输入葡萄糖液,或因口渴而大量饮用含糖饮料等诱发或促使病情发展恶化。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另一临床类型。多见于老年人,好发年龄为5o~7o岁,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约2/3病人于发病前无糖尿病史,或仅有轻度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