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中医认为:春季饮食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
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饮食的控制和食物治疗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辅助疗法。
注意饮食控制血糖
医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检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反映一个冬天平均血糖水平。如果小于6.5%,则说明血糖控制得不错;如果未达标,则要考虑调整治疗方案。其次,还可检查一下血脂的各个指标,特别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超过2.6毫摩尔/升,则要引起患者的重视。对于有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在天气转暖的时候,要经常测量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为宜,如果高于这个标准,则要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的剂量。
长长的冬季,天气寒冷、外出不便,再加上春节人们过于忙碌,很多糖尿病患者“懒”着不愿去医院看病。在春季,糖尿病人首先就应进行体检,对身体情况做个盘点。
进行健康指标检查
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春季,糖尿病人抵抗力弱,特别容易着凉感冒,引起感染,从而造成血糖控制难度加大,病情加重。因此在春季糖尿病人不能突然骤减衣服,应时刻注意保暖,顺应气候,捂得适当才能预防寒气入侵,不至于诱发别的并发症。医生建议,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才可以不“捂”。
“春捂秋冻”顺应气候
春季乍暖还寒,人们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方面高血糖环境使病毒、细菌更易于繁殖;另一方面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杀菌能力减弱、免疫力下降,稍不注意便会诱发感染,产生新病或旧病复发。因此,春季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保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