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询问、观察,出现异常应及时调整处理。拔罐期间注意询问患者的感觉,观察患者的局部和全身反应。患者感觉拔罐部位发热、发紧、发酸、凉气外出、温暖舒适、嗜眠入睡,为正常得气现象;若感觉紧、痛较明显或灼热,应及时取下,拔罐后无感觉,为吸拔力不足,应重拔。患者有晕罐征兆,出现如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急促、脉细数等症状时,应及时取下罐具,使患者手卧,取头低脚高位。轻者喝些开水,静卧片刻即可恢复;重者(如血压下降过低、呼吸困难等),可用卧龙散或通关散少许吹入耳中,取嚏数次后,一般可恢复,也可针刺百会、人中、少商、合谷等穴,或重灸关元、气海、百会等穴。
对易发生意外的患者取卧位和使用小罐:对初次拔罐治疗及体弱、紧张、年老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采取卧位,并选用小罐具,且拔罐数目要少。
须保暖避风,拔罐时,室内须保持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拔罐的基本要求是稳、准、快,吸拔力的大小与扣罐的时机和速度、罐具大小和深度、罐内温度等因素有关。在火力旺时 扣罐、扣罐快、罐具深而大、罐内温度高,则吸拔力大;反之则小。可根据需要灵活掌握,吸拔刀不足则重新拔,吸技力过大可重新拔或按照起罐法稍微放进一些空气。
拉罐疗法对降低空腹血糖有明显效果,治疗时要防止皮肤烫伤或破溃,杜绝感染。治疗期间还要按规定进食,限制饮食,多食蔬菜、豆制品及蛋白质、脂肪类食物。
拔罐疗法治疗糖尿病注意事项严格掌握禁忌证:凡中度或重度心脏病、全身性水肿、血友病、紫癫、咯血、白血病、高效、全身剧烈抽搐或痉挛、高度神经质、活动性肺结核、妇女月经期、皮肤失去弹性、极度衰弱、醉酒、过度疲劳、过饥、过饱、过渴、全身性皮肤病,或吸拔部位有静脉曲张、癌变、皮肤病、皮肤破损,或有外伤骨折,或孕妇腰能部和腹部等均禁用拔罐疗法。
方法:取上穴,采用单纯火罐法吸拔穴位,留10分钟,每日1次。或采用背部前穴走罐,先在肺俞至肾俞段涂抹润滑剂,然后走罐至皮肤潮红或皮肤出现瘀点为止,隔日1次。
拔罐部位:选穴:肺俞、脾俞、三焦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
方法二:
治疗方法:①留罐法:以上穴位于拔罐后各留罐10-20分钟。②排罐法:于腰椎两旁行密排罐法并留罐。③针罐法:先用毫针针刺上穴得气后再行留罐。
取穴:①膀胱经:三焦俞、肾俞。②任脉:石门。③经外奇穴:华信夹脊。④脾经:三阴交。
拔罐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方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