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研究人员将此研究结果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教育,以93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他们提供了包括120余种食物gi测定结果在内的《糖尿病人膳食指导手册》,每周1~2次对他们进行面对面授课,传授糖尿病基础知识和膳食营养知识,并开展门诊和电话咨询。5个月后随访评价结果表明,有92.2%的患者能了解食物gi的含义,且能注意选择gi低的食物,膳食结构更趋平衡合理和多样化;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血脂水平分别下降15.1%、16.2%和5.8%;89%的患者临床自觉症状有显著改善;50%的患者在实验末期已可以不用或减用降糖药。
我国目前有4000多万糖尿病患者,以往除药物治疗外,通常靠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能量的摄入来控制病情,患者需忍受饥饿之苦,很难长期坚持。近年来营养科技工作者发现,不同来源和加工方式的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并不相同,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200多种不同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研究还证实,不能被淀粉酶水解的抗性淀粉餐后代谢速度显著降低,但30小时内能够被完全吸收,可使人体血糖缓慢上升及下降。
只需学会选择适宜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可以使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自觉症状显著改善,一半以上患者不用或少用降糖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物营养评价室副主任王竹,在最近举行的达能营养中心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上介绍了这一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