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糖尿病不能吃糖?提起糖,许多糖尿病人马上会产生恐惧感,甚至对甜食也往往拒绝。其实,有不少糖或甜食---无糖食品,糖尿病人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用糖为蔗糖,因其来源不同,又俗称白砂糖、白绵糖。蔗糖除了能给人们提供所感受到的纯正怡人的甜味感觉以外,每克蔗糖还能产生4千卡的高能量。
麦芽糖醇:麦芽糖醇属双糖类多元糖醇,主要是通过麦芽糖的醇化(即氢化过程)而得。醇化完全的麦芽糖醇和麦芽糖有本质区别:麦芽糖醇在人体中的吸收率较低,其代谢途径与胰岛素无关,食用后不会引起血糖及胰岛素水平的大幅度波动,极适合制作成无糖食品供糖尿病人或普通人群食用。而麦芽糖(即饴糖)却可以分解出大量糖尿病不能吃葡萄糖,会引起血糖升高。所以,使用麦芽糖(即饴糖)制作的无糖食品,糖尿病人绝对不宜食用。还应注意,低质量的、或醇化不完全的麦芽糖醇还会含有一定量的麦芽糖,由此制作的无糖食品,糖尿病人应慎重食用。麦芽糖醇的甜度接近于蔗糖,口味纯正,有液态和固态两种,其物理性质与蔗糖相近,所以,常常用麦芽糖醇代替蔗糖制作无糖食品。同等量的麦芽糖醇致腹泻作用较木糖醇、山梨糖醇小,且产生腹胀及胃肠不适的程度要轻。德国和荷兰的研究表明,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凡是可用蔗糖加工生产的食品均可用麦芽糖醇代替蔗糖。
蔗糖、麦芽糖(饴糖)是糖类中的双糖,它们被摄取后,会通过胃肠道中酶的消化分解作用产生葡萄糖,而使血糖升高。一个蔗糖会产生一个葡萄糖,而一个麦芽糖会产生两个葡萄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严格限制蔗糖及麦芽糖(饴糖)的摄入。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的疾病。由于各种原因而引发的胰岛素的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导致糖代谢的障碍,出现血中葡萄糖(血糖)浓度增高。长期慢性过高的血糖会对人体的生理平衡产生重大影响,并由此而引发各系统(心、脑、眼、肾、神经、足、皮肤等)的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终目的是要稳定血液中葡萄糖水平使糖代谢正常。
糖尿病患者对食品中蔗糖的含量甚为敏感,但向往那愉快的纯正的甜味刺激,而无法适应单纯低糖或纯粹无糖的食品。蔗糖,可谓让糖尿病人感受到“口欲、健康难两全”,望糖生畏、避而远之。糖尿病人真的要与“糖”隔离、与诱人的甜味绝情吗?
葡萄糖是一种单糖,日常生活中常常作为输液、口服或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葡萄糖被摄入后会直接进入人体血液,无需机体代谢而使血糖升高。糖尿病人如误食了葡萄糖会立即引起血糖升高。口服葡萄糖多数用于快速纠正低血糖病人的低血糖症。
其他的糖醇类:赤藓糖醇、异麦芽糖醇等属于另一类的多元糖醇类功能性甜味剂。这一类糖都是由相应的糖经镍催化加氢而制得的。赤藓糖醇是小分子的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60-70%,热量是蔗糖的10%。它不被机体内酶系统所代谢,不会影响正常的糖代谢。健康人以1g/kg剂量摄入3h后,其血糖水平和血液胰岛素水平没发生明显变化,因此,赤藓糖醇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异麦芽糖醇的性质及对糖尿病人影响与麦芽糖醇相似,也是糖尿病人的安全甜味剂。这些多元糖醇(包括麦芽糖醇和木糖醇)在人体的肠胃中类似膳食纤维,不被肠胃所消化吸收。
合成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甜味素、糖精钠、三氯蔗糖等,是另一类功能性甜味剂。合成甜味剂的优点集中体现在:(1)不参与机体代谢:大多数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经食用后原原本本的排出体外,不提供人体能量,不升高血糖,适合糖尿病、肥胖人和中老年人等特殊营养消费人群食用。(2)甜度较高:一般都在蔗糖甜度的50倍以上。(3)不是口腔微生物的合适作用底物,不会引起牙齿龋变。合成甜味剂一般甜味不够纯正,甜味特征与蔗糖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使用时一般采用多种低热量甜味剂复配,以达到蔗糖的甜味纯正效果。合成甜味剂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被批准使用,其安全性得到充分肯定,在我国也被批准使用。
糖尿病不能吃果糖?果糖属单糖型功能性甜味剂,它不会直接影响血糖的升高,也不会导致饭后的血液葡萄糖浓度迅速增加。只有数量很少的果糖代谢产物在低血糖水平时,才能转化成葡萄糖。糖尿病学家认为果糖是适合于糖尿病人较好的甜味剂。应该注意:高果糖浆与结晶果糖不是一回事,两者之间是有严格的区别的。严格地说目前的高果糖浆中均含有相当数量的葡萄糖,它不属于功能性甜味剂范畴,同样会引起血糖的显著升高。因此,糖尿病人不应该食用含有高果糖浆的食品。
阿斯巴甜属二肽类合成甜味剂,其来源是由氨基酸——L-天冬氨酸和L-苯丙氨酸缩合而成,故习惯上称其为“蛋白糖”。阿斯巴甜具有清爽、类似蔗糖一样的甜味。其甜度近似于蔗糖的160-220倍,其最大的缺点是不稳定性,高温、酸、碱都会产生对它的破坏。世界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世界病理学研究会等组织均先后发表评价,声称阿斯巴甜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甜味剂。
低热量甜味剂可理解为“可代替蔗糖而应用在功能食品或无糖食品中的甜味剂”。这些甜味剂最主要的有如下数种,对于它们的性质、特点、体内吸收过程和对糖尿病人的影响,做如下介绍。
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已告示我们,低热量甜味剂(或功能性甜味剂),是两者矛盾的调和者。它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于甜味的特殊需求,而且还不会使糖尿病人产生高血糖现象,是一类安全的、健康的甜味剂。不含有蔗糖(或仅含有微量蔗糖——国家规定在0.5%以下)、而使用低热量甜味剂制作的食品,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无糖食品”。这些低热量甜味剂往往在消化道内不被吸收,或不产生葡萄糖,所以不会引起血糖升高,对糖尿病人是安全的。
目前,使用低热量甜味剂制作无糖食品已经比较普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无糖食品琳琅满目,的确为糖尿病人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如果糖尿病人掌握了以上各种糖的特点,就可以准确区分哪些无糖食品是适合自己食用的了。当然,这不包括食用以自然含有蔗糖的食品原料(如含糖水果)、或使用饴糖等制作的不安全的“无糖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