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人员的一项动物实验确认,母体对后代ⅰ型糖尿病发病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据共同社近日报道,日本岛根女子短期大学的笼桥有纪子等人挑选了3组雌性小鼠进行实验:a组自然发展为ⅰ型糖尿病;b组没有患这种病,但其遗传系统与a组相同;c组与前两组的遗传系统不同而且也未患ⅰ型糖尿病。此后,研究人员提取了另外一些自然罹患ⅰ型糖尿病的实验鼠的受精卵,并将其移植入3组小鼠体内,比较它们产出的幼鼠患ⅰ型糖尿病的几率。
实验结果显示,a组小鼠后代最终约有60%发展为ⅰ型糖尿病,而b组和c组小鼠后代患这种病的几率为0至7%。研究人员推测,小鼠母体血液中的成分先后通过胎盘和母乳传给子代,这些成分可能影响到后代ⅰ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日本研究人员计划下一步确定可对后代ⅰ型糖尿病发病率造成影响的血液成分,并研究何种物质有可能通过干预上述途径而阻碍ⅰ型糖尿病发病。
ⅰ型糖尿病多发于人的婴幼儿时期和青年时期,病人体内只能产生少量或者不能产生胰岛素。通常认为,ⅰ型糖尿病发病部分受到遗传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