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口足病是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年长者也有可能感染,但几率小。一般这种病的前兆是发烧,即而在四肢长些疹子。它是肠道病毒71型在感染之后引起的,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多数患儿于发病前的一到两天或发病同时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左右。随后在患儿手、足、口腔黏膜以及臀部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由于口腔溃疡会伴有疼痛,患儿往往会流涎、拒食,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自行消退,同时体温也会下降。肠道病毒71型感染往往会伴有较为严重的合并症,如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爆发性心肌炎等,这类患儿大多持续高热,病情发展迅速,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多在发病后3~5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严重并发症,并可引起死亡。
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上主主要应做到: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
4.调理脾胃,及早治疗食积。
(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五)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