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婴儿湿疹原因与治疗及预防。
以肥胖儿较多。颊部等易发处先出现边界不清的红斑,其上可密集针尖大小丘疹,不久转成水疱,破后露出红色糜烂面,伴有淡黄色浆液,如继发细菌感染,则渗出液为脓性,渗出物干燥后则分别形成蜜黄色及污黄色痂。感染严重者,可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如耳后淋巴结)肿大。
湿疹病因是多方面的,结合每一患儿需仔细分析,即便如此,也很难明确具体的病因。一般认为有遗传倾向的过敏体质的小儿往往于消化不良或喂养不当时发病。可能与患儿及喂奶母亲摄入牛奶、鸡蛋、鱼虾等蛋白质饮食有关。除个体因素外,环境因素也有一定关系。如花粉、皮毛纤维及化学挥发性物质等吸入物,一些接触物如肥皂、硬水、毛料衣物等。
渗出型
婴儿皮肤的角质层较薄,末梢毛细血管较丰富,皮肤含水及氯化物较多,过敏反应较易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结构逐渐完善,发病间隔延长,病情也逐渐减轻,多于1~2岁后不再发作。
干燥型
无论何型,患儿均伴有剧烈瘙痒,以致寝食不安、啼哭不断,常因无法搔抓患处而表现为频繁摇头,或头面部经常向抱者的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