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接触患者的鼻咽分泌物或液滴中所含的病毒而感染。 / i. @'' @ j- g4 S! E4 p6 v
1 G w& A& G$ m. m+ U6 l( A9 @- B2 h
对患儿应隔离,卧床休息,增加饮水量。发热时可服银花或
菊花煎剂。如遇失眠、烦躁,可给安定等镇静剂。苯巴比妥及溴化物容易引起皮疹,并增加诊断困难,不宜应用。青霉素和磺胺药对本病无效。必要时可肌注板蓝根和维生素B12。局部给予
炉甘石洗剂以按抚止痒。 # K# g$ I# M9 A; p6 U) T$ i
[流行病学] ) M; V5 x6 n3 m7 h, _, r2 D
[临床表现]
皮损突然发生于两侧面颊部,初为3-5mm的
红斑、
丘疹,数小时迅速融合成片,呈玫瑰色肿性蝶形
红斑,境界清楚,似丹毒样、上无鳞,分布于鼻的两侧,不累及额、口周、眼睑、颊等处。偶见微痒或烧灼感。1-2天内皮疹蔓延胸背、上肢,终及臀股而达手足。此是时出现特征性的对分布花边状或网状的斑丘疹。皮损持续6-10天后开始消退,
红斑称从中央隐没,边缘成环形,邻近的环形相互交接,形成特殊的轮回状鱼鳞状。消退的秩序和发疹的先后秩序相同,消退后不留痕迹。本病有自限性,全部病程约10-12天。未发现有任何并发症。
) ]8 s0 n8 Z6 w% N8 W
以对症入理和支持疗法为原则。除对症
红斑治疗外无特异性
治疗。
[红斑治疗] * w0 J: T0 `; P* U/ F5 Y+ o& ~- E6 V, ?
人普遍易感,尤其是孕妇、儿童。好发于4-12岁儿童,常在儿童集体中发生。春季易发病,可呈小流行。
出疹前1周左右传染性最强,一旦出疹可能就不再有传染性。
0 @$ {'' |/ |6 K$ a
潜伏期3-12天,平均6天,无明显前驱症状。
[诊断] 6 z, g3 p3 J- n'' m0 h1 h, }4 X$ g
病原体尚未确定。有人从传染性
红斑患者的咽部和肛门分出离风疹病毒和埃可病毒12型。 6 ^& L! k& D$ y" i, d
[病原学] . t/ ~ z! Y# l, N# O6 W P
j* _9 z. F9 ^! s" |. F; G! B: L
3 ~7 N: T1 B S# A: f
皮疹会在几周或几个月后再次出现,并有所变化。患病者有长期免疫力,研究显示50%成人对本病有免疫力。一旦孩子患过此病,复发的可能性很小。
[预后] & q" P) R2 U, J0 D, I
传染性
红斑治疗Fifth Disease
传染性
红斑(Erythema infectiosum)又称第五病(Fifth disease),是一种可能由病毒引起的轻度的接触性的发疹传染病。以面部、臀部、四肢特异性
红斑为临床特征,周身症状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