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皮肤病 > 湿疹 > 正文

血热型湿疹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4-07-03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服用一点杞菊地黄丸,该药治疗五心烦热效果好。

  多吃西红柿、黄瓜、水果,千万不要吃荔枝、杏、李子等。平时要注意多喝开水。
  (6)旱莲草炖黄鱼鳔:黄花鱼鳔100克,旱莲草30克(布包)。用慢火炖至鱼鳔全部溶化。去渣。分4次服,每天2次。
  (5)藕节荞麦叶汤:藕节2个,荞麦叶50克,水煎服。
  (4)藕节大枣煎:藕节250克,大枣500克。将藕节洗净,加水适量煎至稠,再放入大枣,煎至熟。拣去藕节,吃大枣,可分次服食。
  (3)水牛角茅根汤:水牛角20~30克,白茅根12克,白糖适量。水煎服。
  (2)紫草大枣汤:紫草10~15克,大枣30克。加适量水煎服,吃枣喝汤。
  (1)茅根水炖猪皮:猪皮250克,白茅根30克,冰糖适量。将猪皮去毛洗净,加入煎好的白茅根水炖至稠粘,再入冰糖拌匀,分五次服,每日1~2次。
  清热凉血止血。
  将鸡冠花加水两碗,煎至一碗,去渣,将鸡蛋去壳搅匀烧开,加入白糖适量即可。
  制作:
  鸡冠花40克,鸡蛋1只,白糖适量。
  原料:
  白茅根适量代茶饮。
  鲜榨青瓜汁30毫升每日早晚服用一次,连续服七天为一疗程。(注:鲜榨青瓜汁不可加密糖或盐类调味品)中成药:大补阴丸。丹栀逍遥丸。
  治疗血热的偏方血热宜喝苦丁茶。
  血热证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所表现的证候。临床以血液妄行,发热,甚者则神昏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多因烦劳,恣食辛热,恼怒伤肝,房事过度等因素引起。血之运行,有其常道,脏腑火热,内迫血分,络脉受伤 ,血不循常道而外溢。故血热证以出血和热象为主要特征。肺络伤则咳血,胃络伤则吐血,膀胱络伤则尿血,大肠络伤则便血;体表出血可见鼻衄、齿衄、舌衄,肌衄等。妇女月经前期,经量过多也是血热的表现。伴见心烦,面赤,口渴喜冷饮,舌红,脉弦数有力等热象见证。血分火热炽盛,有内伤外感之别,以上论述的为内伤杂病中所见的血热证,外感病热入血分,见卫气营血辨证。血热证治宜清热凉血,方如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
  血热妄行:头发突然成片脱落,头皮油腻光亮,屑多瘙痒,日久发渐稀疏,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斑色鲜红,或伴有流鼻血、牙龈出血、吐血、便血、尿血,或并见心烦、口渴、便秘、小便黄赤,或有发热,或见腹痛,舌质多红,苔薄黄,脉弦数。 如果没有以上症状就不是血热。 要保证睡眠质量,不要熬夜,注意清淡饮食,调整心态。 血热宜喝苦丁茶。
  方药:鲜生地30g,丹皮10g,赤芍10g,白茅根30g,黄连6g,山栀子10g,地肤子10g,茜草15g,苦参10g,海桐皮15g,生甘草10g,车前草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血热型湿疹~~治法:清热凉血,佐以利湿。
  症候:本型亦相当于急性湿疹,但渗液较少,皮损以红斑、丘疹、抓痕、血痂为主,瘙痒剧烈,常伴有口干舌红,脉细数。
  血热型湿疹的治疗方:

  女,年龄26,常年手脚出汗,多年持续如此,夏季气温高时手心和脚侧面出现小水泡,越挠越痒,炎热天过后水泡自然消失,同时皮肤干燥开始脱皮,如此周而复始约16年。面色有时犯潮红(此症状今年已不多见),查过很多资料,觉得应该是血热型湿疹,恳请达人分析一下,谢谢!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