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肛门湿疹是肛肠科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其病变多局限于肛门口及其肛周皮肤,也可延及会阴部以及外生殖器等部位。临床症状如下:
1) 瘙痒:为初起症状,也是促使患者就医的症状之一,患者觉肛门及肛周皮肤瘙痒剧烈,自觉或不自觉的用手通过内裤揩擦局部,方略觉舒适;
2) 肛门潮湿:由于湿疹的分泌物而引起,轻则肛门终日潮湿,有腥臭气味,内裤发黄变硬,重则内裤粘附于肛门上,需经常用手将内裤从粘附处撕开,夜间尤为加重;
3) 多形性皮疹:皮疹形态表现多样,初起表现为患处皮肤潮红,肿胀,向健康皮肤蔓延,呈“红斑性湿疹”;继而出现散在或片状的小米粒大小的丘疹,呈“丘疹性湿疹”;继续发展,丘疹充满浆液,形成丘疱或水疱,呈“水疱样湿疹”;感染后形成脓疱,呈“脓胞性湿疹”;破裂后疮面渗液糜烂,呈“糜烂性湿疹”;渗液干燥后,形成痂皮,呈“结痂性湿疹”;治疗后炎症消退,皮肤覆以鳞屑,呈“鳞屑性湿疹”。由于其病程较长,分泌物反复刺激,故肛门及肛周皮肤常常变厚、皮革样化,皮肤皲裂。
【病因原理】
专家称:肛门湿疹临床表现根据湿疹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
①急性湿疹急性发作,初起时局限于某一部位,很快发展成对称性,严重时可扩展全身。损害多形性,由红斑、丘疹和水疱组成,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由于搔抓,可见糜烂、渗液、化脓、结痂等改变,但渗出明显。自觉搔痒,尤以夜间为明显,病程一般为l-2周,易于复发,倾向慢性。
②亚急性湿疹在急性发作后,红肿、渗出减轻,有少量小丘疹、丘疱疹起伏,伴有糜烂、结痂和鳞屑,病程可达数周。
③慢性湿疹从急性湿疹发展而来,或开始即为慢性湿疹。损害边缘较清楚,有明显浸润和肥厚。任何部位均可发生,常好发于某些部位,如面部、耳后、阴囊、小腿等处,多对称发病。(2)治疗尽量寻找并去除发病因素。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洗烫、肥皂及各种有害因子。内用疗法:内用赛庚啶、扑尔敏等抗组胺药以及维生素C。
对急性或亚急性泛发性湿疹可静脉注射钙剂或硫代硫酸钠。对急性泛发性湿疹或顽固性湿疹,可短期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继发感染者给以抗生素。外用疗法:急性无糜烂渗出者给以炉甘石洗剂,急性有糜烂渗出者给以3%硼酸液或l/8000P.P湿敷。对亚急性湿疹,以痂屑为主者给以氧化锌油,以小片糜烂为主者给以5%锌铋泥膏或霜剂。对慢性者给以5%硫磺松镏油软膏。含有抗生素的皮质类固醇软膏也可使用。
(一)急性湿疹:发病较快,初起时,患部发热、潮红、发痒、肿胀,分布对称,边界不清楚,可逐渐向健康皮肤蔓延,称为红斑性湿疹。继而出现散在或密集的小米粒大的丘疹,形成一片,称为丘疹性湿疹。如炎症继续发展,则丘疹充满浆液,变为丘疱疹或水疱,称为水疱性湿疹。水疱感染成脓疱后,腹股沟淋巴结可发炎肿痛,也可出现毛囊炎、疖肿或发热,称为脓疱性湿疹。经过搔抓,脓疱或水疱破裂,浆液或脓汁流出,疮面湿润糜烂,渗液往往有腥臭气味,触之疼痛,称为糜烂性湿疹。当渗出液干燥后,形成粘着的痂皮,称为结痂性湿疹。经过治疗,各型湿疹的炎症逐渐减轻,患部覆以细微的白色糠秕状脱屑,称为鳞。
屑性湿疹、亚急性湿疹。以上各种类型湿疹,常2~3种并存,但有一为主,从而做相应处理。急性湿疹,病程短,一般数天或2~3周,即可治愈,但易复发。
(二)慢性湿疹:急性湿疹日久不愈,可转为慢性湿疹。其特征为水肿及炎症的减轻,皮肤干燥增厚,呈棕红色或带灰色,皮肤弹性减弱或丧失,肛缘伴发皲裂、瘙痒,皮肤呈苔癣样变化,病程可绵延数月,甚至数年。无论急性或慢性湿疹,根据病程形态的多型性、弥漫性、变厚和浸润、有瘙痒等,即可诊断为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