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皮肤病 > 湿疹 > 正文

面部湿疹的治疗方法_面部湿疹治疗方法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7-0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zlnow.com整理推荐。

  面部湿疹的治疗方法:

  一旦患上了脸部湿疹之后,一些传统药物治疗如类固醇外用药膏,都没有自然疗法对付湿疹有效。因为湿疹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皮肤病,有时在局部需要长期的治疗。脸部皮肤细嫩,比你的身体大部分部位更为敏感。如果使用类固醇外用治疗可引起如药物刺激反应和过敏,这将延长痊愈的时间,可能会留下可怕的疤痕。

  再者,也有很好的天然替代疗法治疗面部和颈部湿疹。所有自然疗法重点治疗身体不适症状和预防湿疹复发。不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还需解决心理和生活各方面的素质不受影响。这是因为考虑到心理与生活亦是健康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对待。

  对于患者而言,生活中,还可以阅读你最喜欢小说来分散注意力避免去抓挠皮肤。也可以采取按摩和泡温泉,以防止免疫系统中的有害物质产生并释放。伸展身躯和练习瑜伽也一样会帮助你的身体更好地承受压力的负面影响,避免湿疹在脸部出现。

  面部湿疹治疗药物:

  一、可以用中药外用:急性湿疹可用鲜马齿苋煎液,或马齿苋、黄柏苦参煎液或野菊花、苦参、明矾煎液待凉后湿敷;亚急性湿疹外用青黛散加香油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慢性湿疹可外用天麻膏、湿疹膏等。

  二、急性湿疹:无渗出时,炉甘石洗剂,每日4-6次外用。瘙痒明显时酌加糖皮质激素乳膏外用。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曲安奈德乳膏或糠酸莫米松霜(商品名艾洛松)等,每日1-2次外用。祝你身体早日恢复健康。

  中医诊疗网提示:面部湿疹患者注意调整饮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进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类,海鲜贝类食物应禁用、以清淡饮食为好;尽量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热水烫洗等;衣着应较宽松、轻软,避穿毛制品或尼龙织品。尽量避免较长时间或短期大剂量外用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

  面部湿疹延伸阅读:

  湿疹症状:

  急性期:起病急,皮肤表现为多数群集的小红丘疹及红斑,基底水肿,很快变成丘疱疹及小水疱,疱破后糜烂,有明显的黄色渗液或覆以黄白色浆液性痂,厚薄不一,逐渐向四周蔓延,外围可见散在小丘疹,也称卫星疹。面部皮肤可有潮红及肿胀。间擦部位如腋下、鼠蹊部、肛门周围等处可以受累并合并擦烂。如护理不当常有继发感染可泛发全身。此期病儿夜不能眠、烦躁不安,合并感染者可有低热。

  亚急性期:急性湿疹的渗出、红肿、结痂逐渐减轻,皮肤以小丘疹为主,时有白色鳞屑或残留少许丘疱疹及糜烂面。此时痒感稍见轻,可持续时间很长。可由急性期演变或治疗不当而来。

  慢性期:反复发作,多见于1岁以上的婴幼儿。皮疹为色素沉着,皮肤变粗稍厚,极少数可发生苔癣样化。分布在四肢,尤其四窝处较多。若发生在掌跖或关节部位则发生皲裂而疼痛。如果治疗不当,或在一定诱因下,随时可以急性复发,自觉剧烈瘙痒。

  脂溢型:多见于1~3月的小婴儿,其前额、颊部、眉间皮肤潮红,被覆黄色油腻性鳞屑,头顶部可有较厚的黄浆液痂。以后,颏下、后颈、腋及腹股沟可有搽烂、潮红及渗出。其母孕期常常有脂溢性皮炎或较严重的痤疮。患儿一般在6个月后改善饮食时可以自愈。

  渗出型:多见于3~6月肥胖的婴儿。先出现于头面部。除口鼻周围不易发生外,两面颊可见对称性小米粒大小红色小丘疹,间有小水疱及红斑,基底浮肿,片状糜烂渗出,黄浆液性结痂较厚。因抓痒常见出血,有黄棕色软痂皮。剥去痂皮后露出鲜红色湿烂面,呈颗粒状,表面易出血。如不及时治疗,可向躯干,四肢及全身蔓延,并可以继发感染。

  干燥型:多见于6个月~1岁小儿,或在急性亚急性期以后。皮肤表现为丘疹、红肿、硬性糠皮样脱屑及鳞屑结痂,无渗出,常见于面部、躯干及四肢伸侧面。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