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肾病 > 肾炎 > 正文

肾炎是怎样发生的?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4-1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肾炎的发病主要是由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反应可激活补体系统,进而使肾小球内产生炎症与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在这一过程中,免疫反应是始动环节,而继发性凝血障碍则是肾小球病变发展与恶化的重要因素。
  提起免疫,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方面。细胞免疫在某些肾炎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体液免疫在肾炎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更是受到国内外学者普遍重视。体液免疫即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炎,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常通过以下两种形式形成。
  其一,为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指某些外源性抗原,如链球菌及其分泌产物、乙肝病毒等,或内源性抗原,如核抗原双链dna、免疫球蛋白等,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在血液循环中形成免疫复合物,在某些情况下沉积于肾小球,或被肾小球捕捉,此时,再激活炎症介导系统,即导致肾炎发生。
  其二,为原位免疫复合物形成,指血液循环中游离抗体或抗原与肾小球固有抗原或已种植于肾小球的外源性抗原或抗体相结合,则可在肾小球局部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发生肾炎。
  至于免疫反应继发的凝血机制障碍,在肾炎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居于重要位置。因为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补体系统被激活,便会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导致组织损伤。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常可激活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打破凝血和纤溶的正常平衡,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沉积,可促进病变发展,损伤肾功能,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所以,西医治疗肾炎,临床常用抗凝剂肝素、抗血小板聚集药潘生丁等,着眼点正是在于改善这种肾炎发病过程中的继发性凝血机制障碍。
  中医对肾炎发病原因、发病机理的认识与现代医学观点基本相同,强调外感因素、内伤因素、病理产物形成因素交互作用。《黄帝内经》中就曾反复强调肾风病发生与外受风邪、正气不足等有关。在外感诸邪中,临床发现包括有风热之邪、风寒之邪、风湿之邪、湿热之邪、热毒之邪、湿毒之邪等,其中以风热、湿热、热毒之邪为多见。内伤正虚方面,临床发现包括有气虚、阴虚、阳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当今临床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可由先天不足、劳逸过度、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药毒伤正等原因引起。正气不足的病位,以肾为中心,也可表现为肝肾两虚、肺肾两虚、脾肾两虚、甚至五脏气血阴阳俱虚,临床具体病理机转十分复杂,所以一首方统治一切肾炎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至于病理产物形成因素,主要包括水湿、痰浊、瘀血,这些病理产物进一步又可阻滞气机,酿生郁热,使病情更趋复杂化。
  中医认为:肾主水液,正常的排尿,有赖于肾的气化功能正常,肾脏有病,或同时肺通调水道的功能、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也发生障碍,则可致水液代谢异常,致水湿泛溢肌肤,发生尿少水肿等。同时,肾又藏精,司开合,开窍于二阴,在主持气化,维护正常排尿的同时,还有排泄浊毒的作用,所以,当皮肤瘙痒等症状,治疗当通利二便,化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