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1] [2] [3] [4] 下一页
中医病名
尿血,水肿,紫斑,瘀斑。
定义及释义
紫癜性肾炎为过敏性紫癜引起的继发性肾脏损害,是一种与免疫有关的全身性小血管炎累及肾脏引起的肾炎。
病 因
西医病因
过敏性紫癜迄今病因未明,可能与细菌或某些病毒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与药物或食物中某些成份引起的过敏有关,但都缺乏确切证据。
流行病学
多发生于学龄儿童,男多于女。
病机探微
本病的病因多为素有血热内蕴,外感风邪或食物有动风之品,风热相博或热毒炽盛,灼伤血络,以致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内迫胃肠,甚则及肾,而见尿血。脾虚气不摄血或虚火灼络,亦可出现尿血之证。肾络损伤,水液代谢失常,泛滥肌肤可见水肿。本病的病位在肾,与肝脾有关。
病理生理学
紫癜性肾炎病理改变多样,以局灶节段性病变和弥漫性系膜增殖为多,约占60%以上,可伴有新月体形成。兔疫病理以弥漫性系膜区iga团块状沉积为特点,补体以c3沉积为主,提示补体呈旁路激活途径。电镜下在系膜区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呈结节巨块状。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本病急性期可表现为实证热证,病久不愈,转为慢性,可表现为虚证、寒证。临证首先要分清虚实寒热。根据本病的不同表现,临床多将其分为以下几种证候类型。
1.热盛迫血
主证:肉眼 血尿明显,可伴有皮肤紫癜,烦躁不安,口干喜凉饮,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分析:本证多由热毒炽盛,灼伤血络所致。血溢于皮下可见皮肤紫癜。肾络受损,可见尿血。热盛于内,故见烦躁不安,口干喜凉饮。
2.阴虚火旺
主症:病程绵长,或反复发作,尿血,浮肿,手足心热,口干喜饮,心烦少寐,潮热盗汗,头晕乏力,舌红少津,脉数。
分析:本证多因久病不愈,肾阴亏损,虚火内炽所致。热伤血脉,可见尿血。肾虚不能制水,故见浮肿。阴虚内热,可见潮热盗汗等症。
3.气虚不摄
主证:尿血、浮肿,遇劳加重,气短乏力,食少懒言,心悸头晕,面萎黄,便溏,舌胖质淡,苔白,脉虚。
分析:本证多由于脾虚失统,气不摄血所致。血溢成斑,或见尿血,气虚水津不布,故见水肿。劳则气愈虚,则病情加重。
4.脾肾阳虚
主证:浮肿少尿,形寒肢冷,面色huang白,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