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三十年磨一剑
医学是向前发展的,不学习就会被抛在后面,要想做个好医生,治好肾病,就必须掌握最前沿的医学技术。否则,“做好医生,治好肾病”就是一句空话,程主任常常这样告诫自己!
从涉猎多门病种的治疗到专业研究肾病,程主任都在坚持“精益求精”。他从医三十多年的阅历和临床经验可谓丰富,但为了能治好肾病,他仍在不断研究、积累。他坚持读书、不断学习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每天下午或者晚上,程主任都会抽出三四个小时学习、研究,在他的办公桌上、床头、书架上,摆放着精深的已被他圈圈点点的肾脏病书籍。
据透露,程主任关于肾脏病学的临床研究理论正在修改中,约五万字,他总结了大量肾脏病临床康复病例,结合微化中药临床运用,总结治疗特点,分析康复原因,将更好地指导肾病临床治疗,使北京肾病医院肾病治疗理论更加深化。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由原来赫赫有名的院长到现在默默工作的病区专家,程振远已使数千病人走向健康,使数百个肾病病人脱离苦海。现在他把位置留给年青人去闯,而把病人留给自己,他依然要做他的程振远,多年来他曾经放弃了许多在外人看来很值得骄傲的东西,可他将换来更多病人的认可和尊敬!
他依然每天早早出现在病区、病房里,穿梭在病人之中,因为他要完成他的心愿:永远做个好医生,为病人治好病!
科学家的头脑 传教士的心灵
2005年冬天的一个夜晚,“38床肾病病人李永康出现急性左心衰,病情十分危重……”,刚刚准备熄灯休息的程振远突然接到科里紧急电话,他迅速穿上衣服,打车直奔医院。在赶往医院的路上,他通过手机与抢救室现场连线,根据值班医生汇报,沉着冷静指挥抢救工作,同时指示值班医生立即通知医院领导,组织专家组,全力抢救。
当他第一个赶到抢救室时,患者李永康已命悬一线,处境十分危险:心率严重失常!血压下降!必须立即恢复生命指征,纠正心衰!程振远当即果断指导医生紧急实施各种急救措施。那次抢救虽然不是程主任第一次遇到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但他心里还是揪得紧紧的。凭着多年对肾病的研究和了解,他知道,患有严重尿毒症的病人最易出现并发症,而急性左心衰发病急,危险系数极大,稍有失误就可能造成病人死亡。
病人的儿子已经吓呆了,只知道在一旁不停地说:“怎么了,怎么了?赶快救救我爸爸,快救救我爸爸!”
专家组很快到来,他们迅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严密的抢救方案,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最终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病人才勉强脱离危险。
专家组撤了。然而李永康发病过于严重,抢救只是解决一时的问题,如果在随后的护理中如果稍有不慎,仍然可能随时出现生命危险。为了方便治疗,预防再次出现意外,程院长干脆24小时吃住在病房里,随时监护,这样整整坚持了一个月,直到病人完全脱离危险,出院回家。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不仅代表了某种高度的医疗水平,也代表了某种精神特质。“做医生,既要有科学家的头脑,也要有传教士的心灵。”这是程振远奉行的行医准则。
他有时候会禁不住感慨,和他生于同一时代的人越来越少了,那些曾经如雷贯耳的名字渐渐的都要推出历史舞台。这些专家教授代表了一个即将逝去的时代,代表了某种即将消失的精神。程振远担心,那些在物质剧变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医的年轻人门,呈现给患者的将会是一张什么面孔?渐渐冷漠,还是悲天悯人……
57岁,处在这个年龄段的程振远教授对自己的评价是正值壮年,他从来没有考虑过退休回家享清福的事,他甚至害怕那一天的到来,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忽然无事可做了会怎么样。
他觉得工作就是他的生命,每当他进到医院的时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个细胞都活跃了起来。”他的精力旺盛得让很多年轻人吃惊,因为无论工作多么久,他永远神采奕奕,好像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累。
他的心时刻牵挂着患者,“不能休息,一休息就累得不行。只有在工作中,看着熟悉的患者,才有踏实感。”
事实上,如果回顾人生,程教授的经历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30多岁,他被医院的职工公选为院长,一下子从一个平民百姓升级为“处级干部”。
当院长的十多年间,他得到了国内外数不清的奖励和赞誉。
尽管他把医院管理得非常好,但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官。实际上,他在科研领域的贡献远远超过了他作为一个院长的贡献。
面对着众多的赞誉,程振远显得异常清醒,他说:“不管我曾经做过什么,我的职业就是医生,做个好医生才是我一辈子的心愿。”
现在,程教授在北京《左传》里的行医精神
虽然程振远教授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老了,但是,与那些医科大学刚刚毕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相比,他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前辈了。面对众多的后起之秀,他所关心的并不只是他们的医疗技术问题,还包括医疗道德,或者说是行医精神。
对于行医精神,程振远引用了《左传》上的话:“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他解释说,立德是指做人,立功指做事,立言指做学问。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医生的职业掌管生死大事,如果不能在做人、做事和做学问上坚定自己的立场,无原则行事,轻则一事无成,重则害人害己。”
有一天,程主任在医办室里,看到一位医生正在开“头孢”类抗菌素,就细心地问道:“病人是什么病?为什么开抗菌素,血象高不高?”
医生有些吃惊,赶快站起来说:“是一位21岁的iga性粒不高,我正打算给他开抗菌素。”
“咱们医院不是有青霉素吗?为什么不开?咱们可不能怕麻烦,别的医院基本都不用了,咱们医院还在用,就是想减轻患者负担,让患者能治好病,让患者的钱花在刀刃上。”程主任严厉地指责医生。
接下来,程主任又耐心地向大夫解释:“青霉素抗感染的作用非常好,是老百姓最熟悉、印象最深的一种廉价经典药。在欧美许多医院里,青霉素到现在还被当作常规用药。别人不用,我们管不着,但我们不能因怕麻烦就不用。”
拜金主义的盛行,医药换代的飞速发展,医院科室效益与个人收入的挂钩,加上应用青霉素需要作皮试,又要承担过敏的风险。这些道理,程振远自然是明白的,但他同时也明白,上述道理只是代表了医院或者医生的利益,对于患者来说,效果好且价格便宜才是最重要的。“不知者不为过”,如果是“明知故犯”就要考量一下道德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