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肾脏的结构主要是由肾小球及肾小管构成,血管床及血流量十分丰富,心排出量的四分之一流经肾脏,所以循环血量的变化必然影响肾脏;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也最易在这里沉积,而引起炎症,如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
肾脏又是一个排泄器官,体内的代谢产物、药物、毒物等经肾排泄及浓缩,也可以损害肾脏,如庆大霉素、解热镇痛药所引起的急性肾脏损害等。体内某些内分泌素:抗利尿激素,心钠素等可影响肾小管对水、电解质的调节,稳定机体内环境,肾脏分泌的前列腺素、肾素等可调节血压的变化等等。某些肾脏病还受遗传因素及代谢因素的影响,如多囊肾、糖尿病、保健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要加强自我保健,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清除感染灶,治疗原发病、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高血压等,也要防止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其次,要注意观察身体的某些变化:如水肿、高血压、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贫血等,并观察尿的变化,尿量的多少,有无泡沫尿、 血尿、排尿不畅、尿流变细、排尿里急后重、脓尿、气尿及血性精液等,以上都是肾脏病的常见症状。如果有以上不适,就应做血液、尿液分析、尿液细菌培养及计数,肾功能测定,甚至要做肾脏穿刺活组织检查以及肾脏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肾脏病的病因、病理改变及肾功能的判断,为肾脏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肾脏病的治疗,主要分为一般治疗及特殊治疗。在一般治疗中,应注意休息,如何休息视病情而定。根据疾病的不同类型,病变程度采取相应的食疗。控制感染,清除原发灶、治疗原发病、调整水、电解质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特殊治疗中,同样根据不同的硫唑嘌呤,百令胶囊、雷公藤、黄芪等,有时用抗凝剂潘生丁、肝素等。如果肾功能不全,要给予低蛋白饮食,必要时用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替代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