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传统中药疗法治疗尿毒症的不足
1.传统中药中的有效治疗成分,单靠水煎不易被充分煎出;
2.即便能煎出有效成分,也有如下缺点:
(1)长期口服中药易刺激胃,大量消耗胃液会产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2)药物进入体内后,有效成分溶解度低,利用不充分;
(3)不具备应有的生物活性,因此存在以下问题:
只能针对肾脏,而不能针对病灶;
有效成分与病灶亲和力低;
病灶部位与其他健康组织的药物浓度相同;
生物利用度低,应有的药效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4)患尿毒症之后本身尿液就排泄不出去,口服汤药加重肾负担。
3.传统药物自身的不足,制约着中药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不是药物不对症,而是药物不胜症。因而,这也是传统中药不能治愈尿毒症的关键之所在。
微化中药渗透疗法与传统中药疗法的区别
1.进入病灶渠道多。通过皮肤直接导入病灶,通过血管或口服吸收进入血循环导入病灶,通过腰背部的经络系统导入病灶;
2.副作用减少。不刺激胃肠道,不会引起恶心、呕吐,不爱吃饭等;
3.进入体内的微化中药可溶性高,对肾脏病变组织针对性强,治疗作用快;
4.微化中药对病变组织亲和力强、作用持久;
5.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高,清除免疫复合物与病变组织彻底;
6.治疗作用强、疗效快、药物发挥持久。
以上特点决定了微化中药渗透疗法治疗尿毒症的优越性。
中药治疗尿毒症的作用
一、利尿作用
中药的利水药有肯定的利尿作用尤其在肾综等出现的水肿,如猪苓、茯苓、泽泻、车前草、金钱草、半边莲等,中药利尿药配合温肾药可提高利尿效果,有研究表明,温肾药可改善肾的血流量,提高肾的滤过率,而利水药可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故两者合用可提高利尿作用。
二、免疫调节作用
据报道,中药中补益药、活血药及清热解毒药均能增加网状内皮的吞噬功能,有些中药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中药祛风胜湿药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尤其是雷公藤对肾小球肾炎有明显治疗作用,据研究证实此药能抑制免疫复合物形成,减轻肾小球炎症改变。
三、排泄代谢废物作用
如大黄能促进尿素氮和肌酐的排泄,从而起到减轻氮质血症的作用。
四、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有报导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减轻高凝状态,促进纤维组织的吸收,有可能使部分废用肾单位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又有报导中药冬虫夏草确有改善肾功能的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的治疗中。
五、肾毒性作用
个别中药具有肾毒性作用,如有报道用木通60g,煎水顿服,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但常用量无明显毒性作用,雷公藤也有肾毒性,主要引起肾小管坏死,故临床上只能使用雷公藤制剂,如雷公藤多甙等,此外,还有报道防已、生草乌、蜈蚣等超剂量使用时也有肾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