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肾病 > 肾炎 > 正文

蛋白尿是怎样形成的?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6-0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正常肾小球滤过膜有微小孔隙,能够阻止血浆中较大分子量的蛋白质,约为20~80mg/24h尿。其成分有以下几种:①白蛋白,约占1/3,来自血浆蛋白;②比白蛋白分子量更小的蛋白质,如肌红蛋白、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轻链及来自血液的少量酶类,如溶菌酶、淀粉酶及乳酸脱氢酶等;③泌尿系统所分泌的组织蛋白组织蛋白,如由肾小管亨利袢及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大分子tamm-horsfall糖蛋白,约占正常尿蛋白的1/3。尿路上皮分泌的粘蛋白、分泌型iga等量都甚微。
  当尿内蛋白质增多时,尿常规定性方法检查为阳性或定量检查超过150mg/24h时称为蛋白尿。根据尿蛋白的来源和蛋白尿形成的机理不同可分一下6种。
  1.肾小球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膜的损伤以致孔径增大,或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负电荷减少或消失,滤过屏障失去静电屏障作用,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大量进入包曼囊,超过近端肾小管对蛋白的重吸收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称肾小球性蛋白尿。其特征是是白蛋白增高为主,占70%以上,β2微球蛋白正常或仅轻度增加;当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较重,滤膜微孔增大、增多时,大分子量的蛋白如igg排泄也可增加。
  2.肾小管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管炎症、中毒等引起肾小管损害,致肾小球滤过的小分子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充分重吸收产生的蛋白尿称肾小管性蛋白尿。尿中蛋白质以α2、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小分子蛋白增多为主。白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肾小管性蛋白尿每日尿蛋白排出量通常在1g以下。
  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均有损害,尿中小分子和中分子量蛋白质均增多。
  4.溢出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均正常,但由于血中有异常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的轻链或急性溶血时游离的血红蛋白)增加,这些小分子蛋白质可经肾小球滤出,溢出量过多,肾小管不能完全将其吸收,因而产生蛋白尿,称为溢出性蛋白尿。其尿蛋白定性试验为+~++,尿中可检出轻链、本-周蛋白,或含铁血黄素呈阳性反应。
  5.组织性蛋白尿: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和肾组织破坏分解的蛋白尿以及由于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终尿,称组织性蛋白尿。其尿蛋白定性试验常为±~+,定量可为0.15~1.0g/24h。
  6.假性蛋白尿:肾脏以下泌尿道疾病产生大量脓、血、粘液等含蛋白质成分的物质,也可出现尿蛋白阳性,称为假性蛋白尿。
  随着近年来对肾脏病认识的逐步提高,尿蛋白不仅是肾脏损害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疾病进展的物质,而且被认为是导致换肾维持生命,这给许多家庭造成了精神压力及经济负担。
  在此北京京东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