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肾病 > 肾炎 > 正文

少尿与无尿的病因是什么,如何做出诊断?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9-1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少尿和无尿的病因可分为三大类:
  1.肾前性:由于休克、低血压、心功能不全、脱水与电解质紊乱、重症肝病、重症低蛋白血症等疾患引起的肾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以致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2.肾性:见于急性肾小球疾患(如急性肾炎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慢性肾炎综合征急性发作、狼疮性肾炎等)、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血管性疾病、双侧肾皮质坏死、慢性肾脏病的急剧恶化。
  3.肾后性:膀胱颈部的梗阻(如结石、前列腺增生)或功能异常(如神经炎性膀胱)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或无尿。
  在确定少尿前,应首先排除机械性下尿路梗阻(如前列腺增生等)或膀胱功能障碍所致的膀胱尿潴留。确定为少尿后,首先寻找有无肾后性因素的存在,因为这些梗阻因素一旦解除,则少尿与无尿症状迅速消失,肾功能亦随之恢复。其次,迅速对肾前性或肾性少尿做出正确判断,可应用20%甘露醇100~200ml在10分钟内静脉推注完毕,用药后若能排出尿液40ml/h以上则提示肾前性;若每小时尿量仍少于17ml则提示肾性。实验室检查可做出鉴别。第三,对肾性少尿的原因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如急性肾小球疾患引起的少尿或无尿,24小时尿蛋白量常多于2g,尿沉渣有红细胞、各种管形,同时伴有明显的浮肿和高血压;急性间质性肾炎引起者,常有发热、皮疹、关节痛、血嗜酸粒细胞增加等药物过敏的全身表现。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