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另外,陈教授提醒大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原发病;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西药中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有肾毒性,中药不要用含马兜铃酸的药物,如关木通、汉防己等,某些减肥茶里含有此类药物,因此不要吃非正规厂家生产的保健品;此外,还要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要低盐,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陈香美教授介绍,某些症状可提示肾脏出了问题,发现后要及早就诊,这些症状包括:眼皮或下肢浮肿、乏力;尿液泡沫增多,且长时间不消失,提示蛋白质增多;尿呈洗肉水色。贫血、腿老抽筋也要注意排除肾病的可能。肾脏损害严重时,促红细胞生长素分泌不足,会出现贫血;而肾功能不全会引发低钙,常导致腿脚抽筋。
减肥留神伤肾
在“世界肾脏日”新闻发布会上,一位70岁退休医生的事例令人深思。这位老医生高血压多年,不知不觉出现了肾损害,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本身是医生尚且忽视了肾病预防,普通人预防肾病的意识就更差了。陈教授介绍,高血压、糖尿病是肾病的危险因素,其引发的继发性肾病为肾动脉狭窄、硬化所致,查尿常规有时发现不了异常,但是查尿微量白蛋白就会发现问题。陈教授建议,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个月都要查尿常规和尿微量白蛋白,此外,更进一步的检查还有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酸排泄率、β2—微球蛋白等检查可评估肾功能,避免漏诊。
高血压、糖尿病警惕肾损害
陈教授介绍,尿常规检查的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葡萄糖、酮体等,如果肾脏有病变,大部分都能在尿常规中有所反映。尿液筛查后,可做血液检查,包括肌酐、尿素氮以及有关酶和电解质的水平等。做b超主要看肾脏的大小、厚度。如果肾小球50%以上发生硬化,肾脏就会缩小。即使从未得过肾病,也建议每年做一次检查,最好固定一个医院,将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动态变化比单次结果更有意义。
为什么肾病没能及早发现呢?陈教授说,起病隐匿是慢性肾病的特点。这几位年轻人得的是iga型肾病,属于原发性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因为最初没有明显症状,发现不及时,丧失了治疗时机。“其实,早查一下普通的尿常规,就能避免很多悲剧了。”
在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的一间病房里,6张床住的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陈香美教授遗憾地告诉记者,这几个年轻人都已经是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了,其中两个甚至到了尿毒症阶段,需要通过透析维持生命了。
查尿常规能发现大多数肾病
(北京京东性内科初次就诊的患者,2/3已经发生了肾功能不全,而1/4已经到了尿毒症期;尿毒症患者平均每年医药花费超过10万元……以上触目惊心的数字来自3月9日在京召开的首个“世界肾脏日”新闻发布会。在会上,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香美教授指出,慢性肾病并非防不胜防,也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定期检查尿液等指标,完全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