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剂型很多,最适合补虚的是煎膏制剂,这是传统的中药剂型之一,药性滋补,味道甘美,浓度高,体积小,容易保存,便于服用,具有良好的滋补效果。从季节而言,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其中冬季是闭藏季节,气候寒冷,虚证也会加重或复发,因此更宜服用滋补膏。
气血双虚则应气血双补,常用的方剂有八珍汤(四君子汤加四物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加
黄芪、
肉桂),
人参养荣汤(
当归、
党参、
白芍、
白术、
茯苓、熟地、灸
甘草、黄芪、肉桂、
五味子、远志、
陈皮、
生姜、
大枣)等。
气血虚包括心血虚与肝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指甲苍白、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
川芎)、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归脾汤(白术、茯苓、黄芪、
龙眼肉、
酸枣仁、党参、
木香、灸甘草、当归、远志)等。
气虚主要指肺脾气虚,临床表现为气虚、气短声低、倦怠无力、面色晃白,头晕自汗,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白术、灸甘草、当归、陈皮、
升麻、
柴胡),生脉散(人参、
麦冬、五味子)。这些方剂都是以补肺健脾的中药为主而组成的。
气虚证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老年多虚证,久病多虚证,其他如先天不足、烦劳过度、饮食不节、饥饱不调等,皆能导致虚证。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分,本文仅述气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