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了解igm
肾病了吧。
本病对激素治疗的效应较典型的 MCD为差,如马恒颢等报道24例经8周激素诱导治疗,14例敏感,10例部分敏感或不敏感;而 MCD16例中14例敏感,仅2例部分敏感或不敏感〔中华肾脏病杂志,1994,10(1):8〕。庄永泽等 42例经激素
雷公藤治疗完全缓解占 54.8%,部分缓解为40.4%。平均随访60个月,13例复发,1例进入ESRD。
本病以NS为主要临床表现,少数呈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
血尿,呈NS时少数有轻度
高血压,大量蛋白尿为非选择性,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1/3以上 IgM 增高,IgG降低,胆固醇增高,肾功能多在正常范围。
IgM 肾病(IgM nephropathy)以肾小球系膜区 IgM 沉积为主的原发性 MsPGN,首先由 van de Putte(1974)发现。本病多见于儿童,男性发病较多,主要临床表现为 NS。据马恒颢等(1994)报道,特发性 NS109例肾活检中确诊为本病者25例(22.9%)。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王亚平等报道在儿童占12.9%,黎磊石等(1997)报道在成人占7.6%,庄永泽等(1998)报道在成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4.4%(42例),可见本病并非少见。
i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