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了解
肾病检查的元素与项目了吧。
(3)血、尿补体测定:血清总补体(CH50)增高见于各种炎症,也作为急性阶段的反应物质。某些恶性
肿瘤补体活性增高。血清CH50降低常见于急慢性肾小球炎、溶血性
贫血和系统性
红斑狼疮。急性肾小球肾病炎血C3下降,尤以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炎下降更为明显。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病炎、狼疮性
肾炎及移植排异反应,血C3均可降低。测定尿C3含量可间接反映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膜增生性肾病炎、狼疮性肾炎尿C3几乎全为阳性;膜
性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阳性率也很高,而微小病变型常为阴性。尿C3阳性患者较阴性患者病情重,预后差,含量越高病情亦越重。
(2)循环免疫复合物测定:血清免疫复合物增高见于很多疾病,它不是一项特异的检查方法,但提示其发病机理可能和免疫有关。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存在与多种类型的病发生有关,如急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病炎、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炎等患者的血清中都有存在。测定免疫复合物又可估价某些肾疾病的活动程度,如狼疮性肾病炎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含量与病变活动有关。
(1)选择性蛋白尿:小球疾病时,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作用都发生改变,当肾病小球疾病较轻,滤过膜 “漏洞”较小时,尿中以中分子量的蛋白为主,而大分子量蛋白排出很少,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当肾小球病变明显,滤过膜“漏洞”较大时,尿中不仅有大量的白蛋白,而且有多量的大分子蛋白(如球蛋白),则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测定的结果可推测病理类型,预测治疗反应及估计预后。小儿综合征中蛋白尿呈高选择性,其中约有97%病人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在成人亦多数为微小病变或轻微病变,但也可见于膜性小球肾炎、局灶性肾小球肾病炎、增殖性肾炎。凡高选择性者可预测对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良好;选择性高者预后较好,反之预后差。
肾病病特殊的生化特珠的生化检查对某些肾病脏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几种检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