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然而也是脆弱的,不可能再生。有这样一个人,一位在放射诊断方面工作四十余年、在x光和核磁共振技术方面有高深造诣并积累了雄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的老专家,他珍惜患者生命,用自己的大半生重塑着患者的生命,他就是北京活到老,学到老
在放射科我们见到了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面带微笑、言语幽默而又不失其严肃。就在笔者要采访的时候,李老还在拿着一本《肾功能衰竭诊断治疗学》,认真的学习。笔者开玩笑地说:“李主任您老一辈子的经验就已经够用了,还要学习呀!”李老不失严肃的说:“活到老,学到老啊,这样才能跟上时代,不至于落伍。”
李老在家每天都学习到很晚,一开始老伴每晚都劝他三四次,让他早点休息。可是李老,答应过后就又开始看书研究学习。最后老伴拿他没办法,只能给他泡上一杯淡茶放在他的书桌上,然后坐在旁边看他学习,时间久了便成了习惯。他还经常对坐在旁边的老伴讲,多学习点业务知识,才能为更多的病人减少痛苦,才可以更准确地为患者诊断病情。
就在李老50多岁时候,曾独自一个人到北京第一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修深造。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如今60多岁的李老开始学习电脑知识,还经常用电脑搜索国内外关于影像诊断的先进技术。
“不断的学习才能进步,才能将病人的疾病诊断的更准确,我今年已经66岁了,其实说句心里话,我知道的这点东西远远不够啊,只是现在精力有限了,如果让我再年轻些年头,我真想回过头来钻研更多东西。”李老经常开玩笑的跟我们讲,我们知道这是李老的真心话。
四十年从事一件事
四十年从事一件事,那就是影像诊断,这是一种对生命的真诚的爱。四十年前,从邯郸医专医疗系毕业,就被分配到医院从事医疗影像工作,在邢台市人民医院担任行政院长兼放射科主任,后来被调到北京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放射诊疗工作。在这个行业上,一干就是四十年。这四十年是默默的四十年,在四十年的工作中,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影像诊断学科。
放射科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医院的辅助科室,一开始李老心中也有这样的想法;可是当看他到自己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及时而良好地病情诊断时,慢慢的,在李老的心里形成了一种思想:他和战斗在一线的临床医生一样,都为解除病人的痛苦起着关键作用。
李老坐在屏幕前,全神贯注的盯着眼前的屏幕,考虑再考虑病人的每一个细节;有时病人的病情很复杂,李老会拿着片子或呆在屏幕前两三个小时不动地方的进行非常周密的思考,直到作出合理而有效的诊断,当诊断出结果时李老会高兴的跳起来。
病人需要我,为了患者对我的信任,也为了家人给我的理解和支持,我必须尽职尽责,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长期从事着放射影像诊断,难免会受到放射线影响。66岁的老人,看上去已经很苍老了;有人说他就像一根两头燃烧的蜡烛,以最快的速度燃烧着自己,却为患者送去了光明。李老常说:“我们医生要一生来捍卫病人的生命,这是我最神圣的职责,容不得有半点错误。影像诊断是一门艺术,灵魂的艺术、生命的艺术,是我一生要从事的事业。”
四十年来兢兢业业,四十年如一日从事一件事,对于李老来说就是他爱好的放射诊断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