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在人的一生中是经常发生的症状,止痛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按照病情的需要,适当应用,确实可以解除机体的不适感觉,达到对症治疗的目的。但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却滥用镇痛药物,殊不知,止痛药物使用不当可引起消化道粘膜溃疡、胃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支气管哮喘等等,更严重的是经常使用止痛药的人会出现肾乳头坏死或间质性肾炎,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医学上称为止痛药性肾炎),出现发热、畏寒、腰痛及尿急、尿痛、尿频等膀胱刺激症状,并且可引起败血症,诱发感染中毒性休克。脱落坏死的肾乳头组织还能引起肾或输尿管绞痛和 血尿,一些病人的血压轻度增高或并发性高血压或急性心力衰竭。但病人一直到晚期也很少出现浮肿现象,尿常规有时有微量尿蛋白,因此,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在确诊为止痛药性肾病后,首先应停服一切药物及非激素消炎药,并且禁用对肾脏有损害的其他药品。有确切的尿路梗阻病史的病人,可用手术取出脱落的肾乳头组织。但有不少病人因长期使用止痛药,已经成瘾,戒断时尤应注意精神支持疗法。 因此,我们应坚决避免滥用止痛药。必须服用止痛药时要注意多饮水,以增加尿量,提高药物的溶解度,避免析出结晶而损伤肾组织。长期服用者,则要定期进行全面的泌尿系统检查,一旦出现夜尿增多,轻度贫血、血压升高时,要及早去医院诊治,以防止止痛药性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