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肾病 > 肾炎 > 正文

药物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20例临床分析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12-06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北京京东疾病 20例原发疾病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5例,慢性胆囊炎4例,急性胃肠炎3例,慢性肾炎2例,尿路感染2例,泌尿系结石1例,慢支伴感染1例,胆总管结石术后t型管引流1例,肺结核1例。  1.3 诊断依据 (1)既往无肾小球疾患史或虽有慢性肾炎病史,但肾功能正常。(2)发病前均有应用相关药物史,继而出现少尿、无尿,或尿量虽无明显减少,但尿液、肾功能异常。  1.4 实验室检查 14例尿中有管型、红细胞,1例尿蛋白3.0g/24h。20例尿素氮平均29.45±12.9mmol/l,肌酐693.7±288μmol/l,血钾4.6±2.0mmol/l,血β 2 -mg16.4±4.2μg/l。血红蛋白平均99±33g/l。发生arf前用药情况,见表1。  表1 发生arf前用药种类及剂量  2 治疗与转归  20例arf患者中,少尿型18例,非少尿型2例,发生arf后,立即停用有关药物,行非透析治疗12例,腹膜透析5例,血液透析3例。合并高钾血症者5例,消化道出血5例。血液透析1~2次,腹膜透析8~24h后高钾血症、酸中毒、氮质血症得到纠正,进入多尿期,肾功能逐渐恢复。肾 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者13例,部分恢复者4例,死亡2例,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放弃治疗。肾功能恢复者,需时5~30天,血液透析1~3次,腹膜透析平均8天。  3 讨论  近年来,有关药物所致arf的发生率有日益增高的趋势,化学药物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毒副作用也日益增多,应引起重视。本组20例引起arf的药物大部分为临床常用药物,价格便宜,疗效确切,但应用过程中由于应用剂量较大、存在脱水、血容量不足等情况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原因,发生了严重的肾损害。临床医师在诊治过程中应予以警惕。由中草药引起arf的报道亦屡见不鲜。中药如木通、商陆防己等对肾小管的毒性作用已被证实。本组病例中有3例arf系服用了中草药浸泡的药酒所致,其成分不详。其中2例发生在原有慢性肾炎病史的基础上,虽经积极治疗但仍遗留有慢性肾功能不全。故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宣教工作,使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病情,避免盲目用药,一味追求消减尿中蛋白、红细胞。本组病例中,60岁以上患者7例,经积极救治后,肾功能完全恢复3例,部分恢复3例,死亡1例,预后较60岁以下患者差。研究表明 [1] ,肾血流量自40岁以后进行性减少,每10年约下降10%,内生肌酐清除率每10年约下降8ml/min·1.73m 2 ,肾小管功能也明显减退。另一方面,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清除功能也明显减弱。因此,老年患者用药时应尽量不用肾毒性药物,对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减量应用,应用前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并监测尿沉渣、肾功能及有关生化指标,可减少此类肾损害的发生。  arf一旦发生,立即停用有关药物,并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病情可望缓解。早期充分性透析治疗可明显缩短病程,经透析治疗完全恢复肾功能者仅需时5~10天,平均7天。早期充分性透析治疗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内环境,为营养支持治疗做保障,以利肾受损细胞的恢复与再生。对伴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可采用腹膜透析。本组病例中行非透析治疗者部分是由于经费原因,经早期应用大剂量速尿(200~600mg/天)后尿量逐渐增加,进入多尿期,肾功能逐渐恢复。但所需时日较长,为7~30天,平均17天。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肾脏病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631-1666.   作者单位:230041合肥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肾内科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