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肾病 > 肾炎 > 正文

肾虚腰痛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9-12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肾虚腰痛?肾虚腰痛有哪些?肾虚腰痛怎么办?肾虚腰痛特效验方肾虚腰痛在临床很多见,往往好多医生都给以六位、桂负治之,病人常诉服药时间太长。我在临床常已下方治之,疗效十分理想,现拿出与大家分享。组成:破骨子30g,醋元胡30g,熟地20g,山芋肉20g,山药15g,川断15g,盐杜仲9g,炒小茴香6g,丹皮3g,猪腰片15g。用法:将猪腰拨去背磨,用盐水泡一小时,和中药一块煎煮,主治:腰片发黑每包药煎两次,两次药液混合,加入半两黄酒,早晚饭后温服。加减肾阳虚者去山芋肉,加肉从蓉;腰部寒痛者,加干姜6g;妇女代下者,加金樱子、芡实。主治:腰酸沉起腰底空软目肿,液尿多,多闷,遗精,代下,头昏,纳呆,疲乏。推荐一个治疗颈椎和腰椎病的好方法处方:大黄30克、王不留行30克、当归30克;细辛20克、五灵脂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川乌20克、草乌20克、土鳖虫20克、水蛭20克、川芎20克透骨草40克、伸筋草40克;制法:将上述药分别酒制、醋制之后高压煎煮过滤取液。这14味药都很容易买到,一副总共大概要20多块钱。一般药房都有粉碎机,把他们掺和在一块粉碎了。不能机器粉碎的,只能自己磨了。越碎越好,这样药物会充分接触,并且煎出率比较高。酒制:酒制的方法很多,建议用先炒随拌酒法(酒的用量为每100g净药材用黄酒10~20g):取净药材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并以铁铲不断翻动,使药材均匀受热,至药材热透时,即在药材上喷淋定量黄酒,边喷淋,边拌炒,至黄酒被药材全部吸收,并嗅到药材固有香气为度,取出。醋制:原料以陈年米醋为佳。方法同酒制。高压煎煮:煎煮就是所说的熬药,大家在电视上应该看到过。如果没有高压煎煮的设备,用高压锅应该可以,时间7分钟左右,压力1.1帕。家里没有高压和专业设备,我使用的是普通的煎煮。以下是网上搜的关于煎煮的注意事项:煎药器具的选用:砂锅最好,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也可,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煎药的加水量: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煎药中注意的问题:煎药前的浸泡:浸泡时间为1-1.5小时。煎煮次数:两次。煎药的温度: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煎煮时间: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最后合并两次的药液。第一次煎煮后,用口罩布过滤取液后,将药渣放回煎锅,加凉水开始二次煎煮。治疗步骤:原理就是让药液在较高温度的作用下渗入到病灶部位,达到治疗目的。在大夫那用的是北京福黎生产SBX-P型热雾治疗仪,已经停产。买不到了,只要能持续80分钟加热药垫的方法均可,我的方法是这样的:1.热水袋,热源。家中的是18cmX25cm,用过暖手炉,但由于无法良好的贴合药垫,效果不如热水袋好。2.吸水的棉布,药源。家中的是10cmX20cm,要有一定的厚度5mm以上,但不要太厚。3.薄塑料布,要大于棉布,主要作用是封闭药垫,形成雾化区。并能防止药水粘到衣服。保鲜膜即可。用吸水的棉布吸取一些药液,轻轻能拧出水,然后放在患处,垫上一层塑料布后放上热水袋,持续时间80分钟。12天一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8天。注意事项:1.热水袋温度不是越高越好,要防止烫伤。3.治疗后要适量的活动一下,配合牵引治疗更好,但不能劳累,注意休息。3.药水容易沾到衣服的,尽量穿旧衣服弄(药水挺好洗掉)。颈椎病的中药外敷治疗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由颈部外伤、劳损、风湿等因素而诱发。临床实践证明,中药外敷法治疗颈椎病可取得显着效果。遇到前来购药的颈椎病,药店药师不妨向其推荐使用中药敷剂治疗,但需注意,最好请患者到医院咨询医生后再使用。热敷法药用威灵仙五加皮苍术、乳香、没药、白芷三棱莪术木瓜、细辛,黄柏、大黄、赤芍红花冰片等量各研细末,调匀,加食盐和黄酒适量,炒至糊状,装入两棉布袋内,置锅内蒸至布袋40℃左右,直敷患处,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度。两袋交替使用,每次30分钟左右,早晚各一次,药物袋可使用数次。薄贴法即膏药外贴法。用川乌、草乌、羌活独活、川芎、秦艽、威灵仙、当归、骨碎补、透骨草、补骨脂桃仁、红花、细辛、乳香、没药、煅磁石白芥子花椒等适量,加植物油1000克,按传统熬膏法加热,去渣炼油加铅丹成膏,待温度低于100度时,将沉香适量研为细末,加入膏内即成。用膏药贴穴位或患处。每周换药一次,连续用一个月。敷贴法药用制附片、桂枝麝香、蟾酥研成细末调匀,加食醋适量调成糊状,临床治疗时,偏热者加冰片、雄黄;偏湿者加苍术、珍珠;血虚者加当归、赤芍;偏肾虚者加黄芪、巴戟各适量研为极细末,调匀,外敷患处,每周1~2次。涂搽法中药制成煎剂、药酒剂、油剂或软膏等涂搽患处。如复方马钱子药酒:制马钱子、川草乌、威灵仙、三七姜黄、水蛭、乌蛇、冰片等适量,切成粗粒,用75%的酒精适量,浸泡5~7天可用,涂搽颈椎部,每日4~6次,连续用1个月。药枕法药用羌活、独活、秦艽、防风、桑枝、葛根、赤芍、桃仁、细辛、补骨脂、川芎、五加皮、荆芥各等量研末,调匀装入布袋,制成枕头使用。活血化瘀散当归12克乳香6克没药6克西红花9克制桃仁9克炒苏木6克赤芍6克紫草9克真血力花15克金石斛9克水煎两碗成一碗,一日三次活络药水蟾酥3克(酒化)紫草6克冰片10克白胡椒10克威灵仙6克菖蒲6克川乌9克草乌9克五加皮9克肉桂9克当归9克木瓜9克花椒30克良姜9克鲜姜50克(切片)西红花6克大椒50克乳香9克没药9克透骨草15克酒精1500毫升功效与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治各种扭伤,骨折脱臼,末梢神经痛(外伤性的).制法:将白胡椒,花椒,鲜姜,大椒,加水2000毫升煎20分钟后,去渣留汁,将酒精和所剩药品合放在一个密封容器里,浸泡两周后备用.神效验方治头癣头癣常见有黄癣、白癣和黑点癣三种。是一种以皮肤苔癣样变及瘙痒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皮肤病,易诊难治。笔者运用家传六代中医秘方"外涂"、"外洗"治疗头癣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及用法:雄黄10克、大枫子12克、土槿皮20克、轻粉15克、花椒16克、冰片20克、狼毒12克、美登木20克,共研细末,炼猪板油调膏、每日涂2-3次。洗剂:白鲜皮20克、蛇床子30克、荆芥12克、防风15克、土槿皮30克、硫磺20克,水煎外洗患处30分钟。每日一次,洗后外涂膏药。外洗外涂使疗程大大缩短,起到了相辅相成作用。共治200例,其中186例患者局部外洗外涂1-2周治愈,一个月后治愈196例,显效果3例,无效果1例,总有效率99.5%鹅掌风特效秘方鹅掌风亦称手癣,是一种易发于手掌的顽固性皮肤病,初起皮下一个个小水泡,瘙痒,以后叠起白皮渐脱屑,日久皮肤粗糙变厚,入冬皲裂,痛痒;若日久不愈可蔓延至指甲,使甲板失去光泽,变形增厚。多年来,笔者采用师传秘方治疗本病,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一般内服外敷10多次便可痊愈。为使广大手癣患者能早日治愈本病,今将秘方及使用方法公布如下:1,内服药方: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荆芥5克,防风5克,黄柏10克,地肤子3克,葱白6根。用法:上药水煎取1/3内服,另2/3药液趁热浸泡熏洗手掌50分钟,若药凉可加热再熏洗,然后涂擦外敷药。2,外敷药方:雄黄10克,青黛5克,苍术5克,黄柏5克,白芷5克,赤芍5克,轻粉2克,枯矾3克。制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猪板油调成油膏。用法:每日早晚坚持用内服药熏烫50分钟左右,然后涂上药油膏,早晚各一次,一般一次即可见效,连续使用10~16天,顽疾鹅掌风可望治愈。外搽药雄黄解毒杀虫,消肿止痛痒,赤芍、白芷消肿凉血,苍术、黄柏泻火解毒;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散肿,轻粉生肌,枯矾燥湿止痒,板油滋养肤肌,各药互辅相助,使用时独见其功。特效胃药--胃灵散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根治率98%以上。无毒无任何副作用。已在临床应用中治好无数患者,实乃天下奇珍!配方:乌贼骨150克、制元胡50克、黄氏50克、鸡内金150克、制白术50克、猪苓50克、乌梅50克、大黄5克。如果胃寒或胃凉者加良姜20-50克。(视各人体质酌加)服法:饭前1小时服用,一天3次,每次用开水服用5-10克,严重者可以每次加服云南白药一粒。3--5天见效,一般1--2副药可以根治。根治率98%。无任何毒负作用。注意:良姜不是生姜,良姜药性极热,胃寒者不能一次加50克,可先加25克试。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