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论曰肾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肾气虚弱,则足少阴之经不利,故其证腰背酸 痛。小便滑利、脐腹痛、耳鸣、四肢逆冷、骨枯髓寒、足胫力劣、不能久立,故曰诊左手尺 中神门以后阴脉虚者,为少阴经病,令心闷下重。足肿不可按。盖足少阴肾之经也。 治肾经虚惫。四肢无力,面体少色,恶风寒,手足冷。骨节痛,耳内蝉鸣。
腹胀、便溏,加干姜、苍术、砂仁;夜尿多、下肢欠温,加仙灵脾、桂枝;胸闷、胸痛,加广郁金、红花、元胡;咳嗽、气喘、难以平卧,加葶苈子、苏子、莱菔子;肢体关节疼痛,加防风、防己、桂枝、北五加皮;尿少、肢肿,加桂枝、生姜皮、泽泻。
[方八]
党参(或人参)10克,炙甘草9克,麦冬、玉竹各10克,五味子、白芍各9克,丹参、赤芍各10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人参、三七、檀香若干克。将3药等分为末,每次2--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葶苈子10---20克,大枣5--10枚。水煎,1日分2--3次服,每日1剂。
本方尤适用于心急气喘,略吐痰涎者。
赤小豆90克、鲤鱼300---500克。煲炖,熟烂后服食,1日数次。
[方一]
’[方五]
喘剧,加胡桃肉、坎脐、沉香;舌红,加麦冬、玉竹;下肢浮肿,加牛膝、车前子;咳嗽、咯吐泡沫样痰,加白芥子、苏子、橘红、半夏。若喘促不宁,喉中痰响,额汗不止,四肢逆冷,爪甲青紫,神昧不清,脉微细欲绝,或细数不清者,为肾不纳气、心阳欲脱、浊饮上逆、肺气闭绝的危候,急以回阳救逆,用参附汤送服蛤蚧粉或吞服黑锡丹,同时中西医结合救治。
本方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心力衰竭,其临床主要见症如:气短,活动后气喘,或平卧时胸闷气促,神疲乏力,食少,下肢轻度浮肿。苔薄白、舌质红,脉虚数或结代。
磁石丸方 磁石(火 醋淬研) 附子(炮裂去皮脐) 补骨脂(炒) 肉苁蓉(酒浸去皴皮焙) 桂 (去 皮各一两) 续断 柴胡(去苗) 巴戟天(去心) 桃仁(汤浸去双仁尖) 白苓(去黑 皮) 人 参山芋 木香 浓朴(去皮汁炙) 远志(去心) 当归(切焙) 牛膝(酒浸一宿切焙) 黄(锉各三分) 羊肾(一对去筋膜盐水煮熟切焙) 白蒺藜(炒去角) 蜀椒(去目并闭 口者炒 出汗) 枳壳(去瓤麸炒各半两) 槟榔(一枚锉) 上二十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午前各一 服。 治男子肾脏虚损,腰脚弱、气不足、体烦倦、面色黑、小便数。
鹿茸丸方 鹿茸(一对酒浸去毛炙) 肉苁蓉(酒浸一宿去皴皮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 牛膝 酒浸 一宿焙) 天雄(炮裂去皮脐) 五味子 巴戟天(去心) 葫芦巴 山芋 菟丝子(酒浸 别捣) 熟干地黄(焙) 桂(去皮) 桑螵蛸(炙) 楮实 木香 肉豆蔻(去壳) 红豆 蜀椒(去目 并闭口者炒出汗) 没药 沉香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羌活(去芦头) 白蒺藜(炒去角各 一两) 上二十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午前临卧、 各一服
心衰竭肾阴虚各种治疗方法
心衰竭肾阴虚之肾虚的论述与几个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