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血管炎肾损害患者对微化中药有什么疑问或在治疗、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可随时拨打24小时专家守护热线:
(3)其他治疗:①免疫球蛋白:0.4g/kg·d,静脉滴注,5天1疗程。有感染等原因无法使用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时,也可试用。②抗淋巴细胞抗体:联合应用抗cd4和抗cd52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使部分难治性韦格内肉芽肿诱导缓解。③抗感染治疗: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疗程24个月。④特异性免疫吸附:应用特异性anca靶抗原结合到树脂上,用以吸附患者血清中相应anca。⑤透析和肾移植:约10%~20%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进入不可逆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需依赖维持透析。原发性小血管炎及其肾损害有复发倾向,已有移植肾再次受累的报道。临床应用微化中药渗透疗法结合西医治疗效果良好。
(2)血浆置换疗法:对于威胁生命的肺出血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浆置换疗法对肺出血作用较为肯定、迅速。初期治疗一般采用强化血浆置换疗法,每次置换血浆3~4l,每日1次,连续7天,其后可隔日或数日1次,至肺出血或其他明显活动指标如高滴度anca得到控制。血浆置换液可用白蛋白或新鲜血浆,必要时两者交替使用。在进行血浆置换疗法的同时,必需同时给予环磷酰胺2~3mg/kg·d及强的松1mg/kg·d,以防止机体在丢失大量免疫球蛋白后大量合成而造成反跳。
(1)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强的松初期治疗剂量为1mg/kg·d,顿服或分次服,一般足量 4~8周后,改为1mg/kg隔日顿服,维持2个月,其后每1~2周减量5mg,直至全部撤完。整个疗程不应少于6个月。部分学者坚持小量强的松(10~20mg/d)维持2年,甚至更长。环磷酰胺一般于强的松治疗后10~14天开始,初期治疗口服剂量为1~3mg/kg·d,一般选用2 mg/kg·d,持续12周。因原发性小血管炎复发率为30%~50%,为了减少、避免停药后复发,应较长时间维持应用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长期应用的副作用较多,欧美学者推荐以后应用硫唑嘌呤,2mg/kg·d口服,作为维持治疗1.5~2年,甚至更长,一般不应少于半年~1年。韦格内肉芽肿患者应适当延长。近年来不少学者推荐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治疗,初期剂量为每次15mg/kg或1.0克/次,每月1次,连续6个月,其后维持治疗为2~3月1次,剂量同前,时间至2年,至少不应短于1年。此法相对而言在相同的时间内总剂量约为口服剂量的1/3,故可减少出血性
膀胱炎、性腺损伤等副作用发生率,减少长期治疗诱发恶性
肿瘤的发生率。对肾功能进行性恶化的anca相关
肾炎的重症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应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每次0.8~1.0g,每日或隔日1次,3次为1疗程,病情需要1周后可重复。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如何治疗?
普通的实验室检查缺乏诊断特异性。病人可有血沉快,c反应蛋白阳性,γ-球蛋白升高,补体c3多正常,血白细胞多见升高,多有正细胞正色素性
贫血。目前最有价值的是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测定(血清anca测定),即使缺乏病理根据,anca亦可帮助诊断。但anca阳性亦可偶见于继发性小血管炎、系统性
红斑狼疮、
过敏性
紫癜、冷球蛋白血症等,应注意鉴别。
由于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变异较多,故临床诊断较困难。对于中、老年肾炎综合征,特别是伴有全身一般症状、进行性肾功能衰竭和/或肺出血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肾活检组织学检查发现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伴新月体形成,而免疫病理检查未见或仅微量免疫球蛋白沉积者有助诊断。其他部位的活检不易得到小血管炎的证据。有报告肌肉活检可帮助诊断,已证明动脉造影无诊断意义。
原发性小血管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如何?
(2)肾受累表现:约1/3肉眼
血尿,显微镜下呈变形红细胞及红细胞管型,有蛋白尿,但
肾病综合征不多见,
高血压并不多见,也有呈严重甚至急进性高血压者。大部分病人进行性少尿,肾功能损伤,半数病人呈急进性肾炎过程,少数病人呈缓慢进行性的肾功能衰竭,另有个别病人肾功能正常。
(1)肾外表现:不规则发烧、皮疹、关节疼、肌肉疼、体重下降、单神经炎、
腹痛和消化道症状。肺是除肾脏外最易受累的器官。肺出血约占小血管炎病人的30% ~50%。肺与肾受累严重程度相一致。临床表现为过敏性
哮喘、血痰或咯血,x线示肺泡出血征象,病人可有严重呼吸困难,甚至
呼吸衰竭,部分病人可死于咯血。胸片对诊断有一定意义,显微型多动脉炎多表现为双中下肺小叶性炎症,韦格内肉芽肿病人90%可见非特异性炎症浸润,可有一叶或数叶致密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常有中心空洞或呈多房性,也可为粟粒样病变。此外,副
鼻窦炎可见于25%~30%的病人。
此类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最高发病年龄组为50~60岁,男、女之比为1.3∶1。多发病于冬季。
原发性小血管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原发性小血管炎属于系统性血管炎的一部分,主要指显微型多动脉炎及韦格内肉芽肿。肾脏是其最常见的、致死性的受累部位,呈节段性坏死性肾小球肾炎,常伴新月体形成,免疫病理常无明显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