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肾病 > 肾炎 > 正文

局灶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5-14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局灶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  光镜下部分肾小球,特别是位于皮髓质交界处的肾小球呈节段性玻璃样硬化,即PAS阳性物质沉积。有时可见硬化区周围上皮细胞增生并与肾小囊粘连。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以部分肾小球发生节段性硬化为特征,是局灶性肾小球肾炎的特殊类型。
  局灶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较轻,主要为肉眼或镜下血尿并可见红细胞管型,蛋白尿通常较轻。表现为隐匿性肾炎或血尿。
  电镜下系膜细胞和基质增多,部分可见系膜区有电子致密沉积物。
  免疫荧光 IgG和补体C3在肾小球系膜沉积,纤维素样坏死区有纤维素沉积。
  病理变化  光镜下肾小球表现为局灶性节段性系膜增生,纤维素样坏死,或硬化。增生性病变轻微且可自发消退,极少数情况下形成节段性瘢痕。坏死性病变,初期多为节段性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血栓形成,并可刺激肾小囊壁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最后导致节段性瘢痕形成和肾小囊粘连,而肾小球其他部分结构保存良好。这种硬化性病变为非进行性,通常不影响肾功能。
  局灶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foc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强调了肾小球病变的分布状态,即病变肾小球占全部肾小球的50%以下,多数病例在30%以下。近年来,原发性局灶性肾小球肾炎逐渐减少,而继发性局灶性肾小球肾炎日渐增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紫癜、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