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肾脏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且多没有什么特异性。病人得病初期,可以无任何不适,即使有些不适,也不容易引起注意。许多病人常常到肾内科以外的科室就诊或自行服药治疗;有些病人不认为自己患病,也从未看过病,第一次知道自己患了肾脏病,就已经到了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了。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万人靠透析生存,且正以每年平均8%的速度增长。临床表明,慢性肾脏病发病还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不少尿毒症患者年龄仅有二三十岁,最小的年龄只有几岁。笔者就诊治过由8岁开始透析至现在23岁的尿毒症病人,该类病友往往花费大量的财力和物力,有的最终不得不放弃治疗。
如肾病患者在治疗、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可随时拨打24小时专家守护热线:
肾脏没有像心脏般跳动的状态,也不像胃会因吃得过饱而有胀痛的感觉;它任劳任怨,默默地扮演着体内"清道夫"的角色,过滤并清除代谢产物。正因为如此,它所受的伤害也是无声的;等到出现症状时再就诊,肾功能可能已丧失大半,影响的范围不仅只是泌尿系统,也会传至循环系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非常大。曾有多少次,当人们出现症状找到我们医生时,一检查就是“晚期肾脏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而遗憾终生。
约20%痛风病人患肾结石,血中尿酸浓度越高,发生尿路结石的可能性越大。结石梗阻输尿管,可引起剧烈腰痛和血尿。腹部x线检查往往不能发现结石,静脉肾盂造影可证实结石。
尿酸沉积在肾脏,对肾组织造成炎症和破坏称为痛风性肾病。尿酸主要沉积在肾间质和肾小管,肾小管上皮萎缩、退变,并损害肾小管功能,病人常有夜尿增多、多尿、尿比重降低。肾间质可出现水肿和炎症反应,甚至发生纤维化,临床上称之为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可出现少量蛋白尿、镜下或肉眼血尿、浮肿、中度高血压等。
四、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高尿酸血症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身体肥胖者非常多见,约85%患者在30岁以后才开始发现肾脏病变,病情进展缓慢,10-20年后达慢性肾功能衰竭而威胁生命。
三、糖尿病肾病 肥胖者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进而导致糖尿病,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尤其是体型肥胖的女性较多。发病多隐匿,一般无多饮、多食、多尿的糖尿病典型症状,有的患者表面上非常健壮,脸色红润,精力充沛,似为常人,往往以并发症为首诊症状,肾损害也是其最主要的并发症。早期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大量蛋白尿甚至肾病综合征,最终引起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一、高血压肾损害 肥胖者常伴发高血压,血压高了以后,肾脏血管就会承受更多的压力,就好像橡皮筋一样,它有一定的弹力,但如果长期高血压,橡皮筋就会被拉得过紧而失去弹性,血管就会硬化,由许许多多血管球组成的肾脏也就硬化了。
二、高脂血症肾损害 肥胖引起的肾脏损害的形态学改变主要是肾脏脂肪含量的增加,重量增加,体积增大;组织学检查发现,肾小管、肾小球的基底膜常有明显的脂肪滴沉着,肾小球也变得肥大,从而导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此外,高脂血症患者全身的动脉都可以出现粥样斑块,就像在血管内膜涂上了厚厚一层奶油,肾动脉粥样硬化会造成肾脏循环不良,也可引起肾小球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