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摘 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对上尿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上尿道梗阻的病人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检查结果与最后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40例病人均能显示上尿道梗阻或占位的部位,结合其他检查,31例获得正确的定位、定性诊断。结论:MRU是一种非侵袭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安全、准确、无创、有效、无辐射,不需造影剂及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对上尿路梗阻疾病的患者具有特殊诊断价值。
1.2 检查方法:采用日本岛津SMT-100X,1.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患者均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查,常规T1W1TR/TE650/15ms,T2W1TR/TE4800/100ms,MRU采用重T2加权TR/TE6000/204ms,二维(2D)数据采集成像技术,视野(FOV)35~38cm,矩阵256×256,层厚5mm,间距0,连续冠状扫描16~32层,激发次数(NEX)4次,扫描时间大约6min左右,图像后处理(3D)MIP法显示,用不同角度旋转图像,旋转角为10~15度,多方位观察。
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65岁,40例均行B超或静脉尿路造影(IVU),怀疑有上尿路梗阻,其中,6例因碘过敏试验阳性,4例肾功能不全,12例因年龄小或其他原因不愿接受IVU检查而直接行MRU检查,其余18例均因输尿管逆行插管失败才行MRU。输尿管逆行插管失败原因包括:膀胱镜下找不到输尿管口10例,膀胱镜入镜困难5例,5例因逆行插管不到3cm无法留置导管造影。
将MRU检查的结果与手术后诊断或治疗后明确的诊断相比较,评价MRU对诊断上尿路梗阻病变性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