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斑疹伤寒多见于鼠类繁殖地区,有鼠蚤叮咬史,往往于夏秋散发出现。
流行性斑疹伤寒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由来已久,大多发生于战争时期,如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均曾大量发生。我国于抗日战争时期,斑疹伤寒流行颇广,自北京、成都、昆明、上海、贵阳、安顺、兰州等地均有报告。解放后虽已大为减少,但当卫生条件较差或在战争环境中,仍有爆发流行的危险,不可忽视。
【诊断说明】
人感染立克次体后常可在体内潜伏很长时间,多年后再复发,如Brill病即为复发性斑疹伤寒。Q热则在妇女妊娠生产时可重新激活,大量繁殖,随胎盘及分泌物排出体外,成为传染源(牛羊等家畜亦然)。
人对斑疹伤寒,无论男女老幼,都属易感。从统计数字看,儿童发病较少。
大多数病例出现皮疹,最早在发病后第3~5天,第5~8天间出疹较多。皮疹形状各有不同,包括斑
丘疹、丘疹、出血疹及混合疹等。皮疹的分布主要在躯干及四肢,包括手掌及脚底,较少见于颜面,多先出现于胸、腹部,由斑丘疹逐渐融合转成红斑或中央有出血点的紫斑。皮疹的消退,最快者自发病后第7天开始,退疹后皮肤留褐色色素沉着,出现皮屑脱落。在未出疹以前,作束臂试验,可显出皮疹,对早期诊断有帮助。但轻症病例可无或极少皮疹。此外,眼结膜发炎,咽部充血,咽粘膜可见出血点。舌苔粗厚,呈污秽灰色,舌尖及舌根颗粒粗而鲜红。肝脾多肿大,尤以脾大较为显著,比较柔软。
【临床表现】
1.潜伏期5~21天,平均7~12天。
1.落矶山斑疹热及北亚蜱热 主要流行于南北美洲。在我国东北、内蒙、新疆一带,主要是北亚蜱热,即北亚蜱传斑点热,是由北亚立克次体(也称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感染,以蜱类为传播媒介,蜱及野生啮齿动物为贮存宿主。其皮疹从腕、踝等处开始,向躯干部和面部进展,极少在腹部出现,与斑疹伤寒的皮疹发展方向正相反,此为两种病的主要鉴别点。血清变形杆菌凝集反应与斑疹伤寒相同,对OX19可呈阳性,有时对OX2菌株也有较高凝集价,对OXK常为阴性。
4.其他与斑疹伤寒早期相似的热病 如重症上呼吸道感染、伤寒、
麻疹、流行性
脑膜炎、ECHO病毒所致疹热病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均须鉴别。在某些地区,应考虑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恙虫病、登革热等,可参阅各疾病专章。
1820年首次将斑疹伤寒与肠伤寒鉴别。1909年Nicolle证实人虱是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染媒介。1910年Ricketts曾从病人血中发现病原体。1913年Prowazeki等又从病人的体虱中找到同样的病原体。两人均因研究本病过程中感染而致死亡,为了纪念发明者称病原体为普氏立克次小体。1917年Weil和Felix发现变形杆菌株(OX19)可与病人血清凝集,现称为外斐反应(表21-1)。
2.症状 流行性病例先有轻度前驱症,发热恶寒,并多以寒战开始。体温大多达39~41℃,多为稽留热型,部分为弛张热型。发热日期自5~6天至数周不等,退热时绝大多数病人于3~4天内渐退至正常。成人患者较多见的骤然退热在儿童较少见。热退后一般痊愈不留后遗症。
脉搏相对缓慢或较快,其中偶有重脉及奔马律。此外,一般症状包括头痛、腰背痛、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呕吐、
腹泻、鼓肠,偶呈黄疸。
对斑疹伤寒及其同类疾病均可应用下列疗法。
白细胞总数高低不一,一般在(2~9)×109/L之间,粒细胞约为0.30~0.80,发生细菌性并发症时往往明显增多,血小板在病期减少。尿含蛋白质并可见红白细胞及管型。心电图可见异常变化如低或倒置的T波等。
【病理说明】
地方性病例症状较轻,发热不规则,或为弛张型,可延续1~2周,部分病例有斑丘疹,多见于胸腹部,呈出血性者不多。并发神经系病态及肺炎者绝少。病程较短,预后亦好。
2.立克次体痘(rickettsial pox) 是由另一种立克次体(R.akari)所感染,以革螨为媒介。其临床特点是水痘样皮疹,但较水痘深入皮内,并分布于全身,不像水痘那样分布于躯干,血清变形杆菌凝集反应为阴性。以上两种立克次体病主要见于我国东北、内蒙及新疆一带。为地方性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