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痣:为一种先天局限性色素减退斑,一般单侧分布或局限在某一部位出生后或不久发生,以后本身很少继续扩大,形状不变,色泽为色素减退而不是色素脱失,用力磨擦或加热后,局部不发红,而周围正常皮肤变红,用玻片压诊后,皮损边缘更模糊不清。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和
白癜风鉴别。
贫血痣特点:为局限性皮肤浅色斑,该处血管组织发育缺陷,但不是结构而是功能异常。神经纤维瘤患者并发此病比正常人要多。
病因:本病因血管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增高,而局部的血管始终处于收缩状态,使局部皮肤缺血而发生白色斑片。
临床症状:在生后或儿童时期发生,也可晚发,两性发病率相等。好发于面部、颈部或臀部等处。单侧发生,皮损为境界不清、形态很不规则的浅白色斑片,皮肤质地无改变。为单个或多个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浅色斑。以玻片压之,则与周围变白的皮肤不易区分;或以手掌擦局部,则周围的皮肤发红,而浅色斑不红。本病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以躯干为多见。终生不消退。贫血痣冬季重、明显,夏季轻、不明显。
病理变化:组织变化无异常,而是局部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增强,血管处于收缩状态,为功能性的异常。
防治:对贫血性痣处可外用使血管扩张的药,如5%辣椒素软膏等。
鉴别诊断:贫血痣与白癜风和无
色素痣相似。其各自特点如下: 白癜风与正常皮肤组织泾渭分明,其周边皮肤颜色明显加重,用干净的玻片垂直向下压时,白斑边界会更加清晰。 贫血痣与白癜风刚好相反,贫血痣仅仅是局限性色素减退,并非色素脱失,因此,下压部位与正常皮肤无明显界线,贫血痣区域有明显的“树枝样纹理”,贫血痣无扩大趋势,用力摩擦皮损,局部不发红,而周围正常皮肤发红。用玻片下压时,贫血痣会随之消失。 无色素痣相当于某一区域黑色素发育不正常,为先天形成,但并非出生后就能立即表现出来,这就是与白癜风容易混淆的原因。白癜风的生长较为随意,随四季的变换面积会有所不同,经正规治疗后还可缩小。而无色素痣一旦形成,大小基本固定,其发育快慢和增大速度与身体发育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