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太田痣治疗的对象是畸形分布的黑色素细胞,这些黑色素细胞存在数目的增多,但本身的活动并不活跃,因此即使治疗间隔很长,上次治疗的结果不会有所回退,因此治疗效果较可靠,至今未见复发的报道。
利用上述激光进行太田痣的治疗,如要达到理想的效果,一般需要3-7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6周以上,每次治疗可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内完成,患者感受到皮肤受脉冲光束的拍击,术后疼痛多迅速消失。治疗的次数与病灶特点的关系最密切,而与上述激光波长的关系为次。从黑色素细胞内的黑色素颗粒在肉眼观察与黑色素细胞镜下分布的规律上看,当细胞分布于真皮浅层时,往往呈淡棕色或棕色,分布在真皮较深层时,表现为蓝色或灰黑色,同一颜色的深浅又与黑色素细胞的分布的密度有关,这一规律在进行治疗时判断预后及治疗次数十分实用。
近来激光技术的发展使太田痣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目前在使用的多种类型的q开关的激光,波长多在500~700纳米左右,通过相对的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破坏黑色素细胞,其突出的特点是治疗可不经局部麻醉、在数分钟至数十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一次治疗,操作十分方便,治疗最终结果很理想,成功率高,不仅无瘢痕,而且无皮肤质地的改变,效果及次数与太田痣的病理类型相关,尽管治疗次数多,但激光治疗无疑是太田痣治疗的理想选择。
在选择性光热作用激光出现之前,较为经典的治疗是冷冻疗法,或冷冻与皮肤磨削术交替疗法。冷冻治疗要求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尤其应正确掌握每次冷冻的治疗时间,可以采用液氮或干冰装在向相应的治疗仪里,经数毫米致一厘米左右的探头轻轻加压于病灶表面的皮肤,每次每点的治疗时间约数秒钟,依病灶部位的皮肤厚度、患者年龄而异,冷冻的次数及间隔的皮肤磨削术次数与太田痣的黑色素细胞分布层次有关。深在的类型如经四至五次的冷冻及间隔磨削治疗可能达到明显的效果,但总而言之,冷冻治疗太田痣从原理上说是缺乏选择性的,因此冷冻导致皮肤质地改变及疤痕形成等。
对太田痣的治疗,过去在整形外科领域常用的主要是磨削术与植皮术,前者单独使用仅对相对很表浅的太田痣有效,而且对操作的要求甚高,很难在安全与效果之间掌握平衡。植皮术对特别深在而且黑色素细胞密度特别大的病例,如表现为近黑色的病例,是经济而迅速显效的,但眼睑区域不宜选择植皮。
太田痣是东亚蒙古人种常见的疾病,在日本,太田痣患者占皮肤科门诊的约0.4%和整形外科门诊人数的2.6%,男女比例为1:3。大约半数的患者生时即被发现该病,但也有的是到儿童期开始发现,个别病人到青春期才逐渐显现,表现为棕色、灰色及蓝色的斑点所组成的斑片,病灶边界不清,病灶内的斑点色泽可以单色,也可兼有上述颜色,而且色泽深浅不一。由于黑色素细胞在真皮中的分布的密度及部位不同,斑片可表现为淡棕色到深蓝色,同一病灶的不同部位可以具有不同颜色。部分患者的病灶有缓慢增大的倾向,斑片发生于前额、眼周、颊部及颧区,即与三叉神经的第i、ii区的分布区相当的区域,可以占该区的全部或一部分,斑片可发生于面部的单侧,也偶有发生于双侧面部的,往往呈双侧对称,有的黑色素细胞同时还分布于结膜、角膜及视网膜上。太田痣的在早期可以缓慢生长,但生长的自限性难有定论,有的患者到儿童期时即开始长期稳定,多数认为到青春期后即较为稳定,但也有个别人至30岁左右仍有缓慢生长的倾向。太田痣无遗传倾向,与恶性变无明确的关系。
太田痣,是东方民族常见的、以眼周区域青褐色斑痣为特点的色素性胎记(虽然有时并不都在出生时出现),由ota于1938年首次正式系统描述,本质上是一种常与三叉神经周围分支分布相一致的真皮层黑色素增多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