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最多见的疾病。软组织的范围,包括人体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键、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和神经、血管等。上述组织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受到强力撞击、扭转、牵拉、压迫,或者因为体质薄弱,劳累过度以及风寒湿邪气的侵袭等各种原因导致损伤,都称为软组织损伤。
软组织损伤是根据它发生的原因分为扭伤与挫伤;根据受伤的时间又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所谓扭伤是指人体的关节在强力作用下,发生了超正常活动范围的活动,从而引起关节附近软组织的损失。挫伤则是指人体在外力打击下,引起受伤部位软组织的损伤。例如:胸部受到重物的挤压,造成的胸壁软组织损伤就属于挫伤。所谓急性损伤是突然强力造成的损伤,它又叫新伤。慢性损伤是由于急性损伤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转变而来的,所以又叫陈伤、久伤,慢性劳损也属于这个范围。
在软组织损伤发生后,主要的表现是: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其中疼痛是首要症状,它可从损伤初期延续到损伤恢复。在损伤初期,疼痛是由于损伤导致的血肿压迫神经、血管或炎症刺激产生;在后期疼痛则是由于损伤后的软组织恢复时出现的瘢痕压迫神经造成的。疼痛的程度取决于损伤的轻重。另外,肿胀也是损伤后的主要表现之一。软组织损伤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肿胀。肿胀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由于损伤导致局部血管破裂而形成的皮下血肿,外观上表现为青紫色肿胀。
这种肿胀中,较小的可以在日后恢复过程中自行被人体吸收;大的,尤其是关节腔的,应该及时抽出或切开排出,以免发生纤维化或粘连。血管破裂引起肿胀以外,还有一种肿胀是由损伤局部的神经组织反射性地引起血管壁的渗透性增强,使大量的组织液渗出形成肿胀。这种肿胀如果不及时消除,也终将造成肌肉、肌腱、关节粘连,使它们的活动范围受到影响,并且肿胀延绵不消。软组织损伤后还可导致功能障碍,它是由于疼痛和肿胀引起的,有时是由于肌肉、肌腱的断裂,或者神经损伤引起的。通常,软组织损伤后会出现上述三种表现,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它们只是局部的变化,而患者全身可能出现的变化也是不容忽视的。
慢性软组织损伤新的病因病理学理论
针对临床上广泛存在而又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慢性组织损伤新的病理学理论,研究发现了这类发病率很高的疑难的真正病因;重新界定软组织的范围:以往国内外医学理论把软组织限定在运动系统,而针刀医学则认为软组织包括人体除了唯一的硬组织(骨组织)之外所有的组织,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力学特性,其损伤的病理变化过程也有相同规律,这是对软组织理论的重大突破,这一理论的建立,改变了过去对内脏的组织器官的慢性疾病的治疗思路和方法,为这类顽固的慢性内脏组织器官疾病的治疗找到了有效的方法。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内涵:软组织受到各种损伤以后,在治疗和自我修复的过程当中,在特定条件下会产生新的致病因素,导致新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
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外延:慢性软组织损伤是一种迁延难愈的慢性疾病,包括内、外、妇、儿各科多种疑难杂症;软组织操作的各种情绪性损伤、隐蔽性损伤、疲劳性损伤、侵害性损伤、自重性损伤、手术性损伤、病损性损伤、环境性损失、功能性损伤11大类;软组织受到损伤以后会产生粘连、挛缩、瘢痕、堵塞等病理变化,这些病理变化又成为新的致病因素,破坏机体的动态平衡,导致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的产生;慢性软组织疾病的根本病因是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动态平衡失调的含义是:人本在生命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自由的活动状态叫做动态平衡,反之叫做动态失调。造成动态平衡失调的病理因素有四大类,即粘住、挛缩、瘢痕和堵塞。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把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