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专家们研制成功了一种检查人体内钙营养水平的新技术,这种新技术简便、可靠,从而克服了过去难以大范围判断人是否钙营养不良的难题。这样,人们便可以抽一滴血,利用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的试剂,很快可以得到需补充钙量的结果。
过去,检查人体究竟是否缺钙,往往需要特殊仪器,需要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测定。大量研究证实,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是反映骨代谢状况的最好生化指标之一,这种酶的多少,对于小儿和孕产妇钙营养不良,以及小儿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的判别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长期以来,对这种酶的鉴定和测量一直是道难题。一直到80年代中期,才有可用于临床的试剂盒推向市场。目前,仅有德国、美国和丹麦3个国家的产品上市。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了免疫试验装置,能够自动分离血浆,便于检测血浆中的BAP的含量。科学家研制成功的试剂盒也已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获准注册,从而打破了过去国外产品垄断市场的局面。
利用这种技术,科学家进一步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从而判断出人体BAP的3种水平:正常、预防和治疗水平。水平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