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系指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钙、磷代谢失常而发生的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常见于婴幼儿的慢性营养不良病。可由阳光照射不足、喂养不当、食物中含钙、磷不足或比例不适宜、小儿生长快而供给不足,生病导致维生素D、磷的吸收障碍所致。属中医学“五迟”“五软”等范畴。
[诊断]
(一)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1)多汗:睡眠时出汗多,尤以枕部为甚,与室温、季节无关。
(2)枕部秃发:枕部出现半环形
脱发。
(3)烦躁不安:白天常哭闹,夜间睡眠不好,经常突然惊醒。
(4)全身软弱,肌肉松弛。腹部膨大如蛙腹。
(5)肝脾有不同程度肿大。
2.骨骼变化
(1)头部:颅骨软化,呈方颅;囟门特大,闭合迟缓,可延迟到2—3岁;出牙较晚,或顺序颠倒,齿形细小,排列不整。
(2)胸部:肋软骨交接处臌出,上下相连呈串珠状,胸廓下缘向外翻起。较严重的患儿可产生明显的胸部畸形,致胸骨向前突起形成“鸡胸”,剑突下部明显下凹,形成“漏斗胸”。
(3)四肢:腕及躁部关节处增厚,呈手饲状和脚镯状,下肢弯曲,膝部外翻或内翻,呈“O”形腿或“X”形腿。
(4)脊柱后弯,骨盆畸形。
(二)主要类型
1.轻度:骨骼改变轻微,仅有颅骨软化,轻度肋串珠。多汗、不安、夜惊等。
2.中度:骨骼改变较明显,可
出现方颅、肋串珠、肋软沟、轻度鸡胸、轻度或中度下肢畸形。囟门闭合及出牙延迟。肌肉松弛,可有轻度肝脾肿大及
贫血。
3.重度:严重的骨骼畸形,如重度鸡胸,O型或X型腿伴有精神和运动功能的发育迟缓。全身营养低下,肝脾肿大及严重贫血。
(三)理化检测
1.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血钙正常或稍低,血磷明显降低。
2.X线可见
骨质疏松,骨膜增厚,骨垢线增宽而又不整齐。
[治疗]
(一)中医治疗
1.汤药:多汗、烦躁哭闹、囟门闭合出牙迟,全身软弱,面色无华、舌质淡、脉细。用煅龙牡10—15克(先煎),
补骨脂、龟板、熟地、构杞子、
当归、山萸肉、山药、牛膝、
杜仲各6~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1.中成药
(1)龙牡壮骨冲剂:每次1/2~1包,每日2—3次。
(2)河车大造丸:每次半丸,每 日2次。
(3)六味地黄丸或补中益气丸交替服用,每次半丸,每日2次。
(二)西医治疗
1.轻症每天口服维生素D5000—10000单位,可选用浓缩鱼肝油或维生素D2片剂。
2.重症每天口服高浓度骨化醇糖丸10万单位,连服1周后改为预防量;也可用维生素D2 40万单位或维生素D3 30—60万单位,每月注射1次,连用2—3个月。注射前1周,必先服钙剂;可用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每次1~2片,每日3次。用维生素D剂之后,仍要继续服钙剂。
[护理]
1.及时治疗其它慢
性病,预防感染。
2.佝偻病患儿体质虚弱,抵抗力差,应加强调护。
3.捏脊疗法对本病恢复有一定辅助作用。
4.多晒太阳,尽量使日光直接与皮肤接触,但也要避免暴晒中暑和受凉。
5.不要使患儿过早、过多的站立、行走,扶抱时,应注意姿势正确,以免发生骨骼畸形。
[预防]
1.注意母亲孕期保健:孕妇应有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注意营养,怀孕6个月后每天可吃鱼肝油、维生素D、骨粉或钙剂。
2.提倡母乳喂养,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一般从5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如蛋黄、黄豆粉,绿色蔬菜等。
3.经常直接接触户外阳光,一般出生2个月后开始。
4.出生后1~2月开始给浓缩维生素D,每日400单位,逐渐加至800单位;亦可口服浓鱼肝油,开始日服0.25毫升,可迅速增至2毫升,连服一年,同时配服钙片,每日1克。如
早产儿、双胎、人工喂养及生长迅速者要预防量加倍。冬季出生的小儿可自新生儿期开始口服浓缩鱼肝油,每日给400单位。
5.注意防治
感冒,气管炎、
消化不良,蛔虫病、痢疾等病,以利对钙、磷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