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这样是不会影响的,缺锌会影响钙的流失,
1.钙
(1)生理功能:①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②调节心脏和神经的正常活动,降低血压,预防心脏病;③维持肌肉一定的紧张度;④参与凝血过程,促进凝血;⑤激活多种酶;⑥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抗过敏。
(2)食物来源:奶制品、海带、小虾米、芝麻酱、豆类、绿色蔬菜、骨粉、蛋壳粉等含量较高。
(3)需要量:成人为800mg/d,孕妇、乳母为1000~1500mg/d。
(4)缺乏的危害:钙是中国居民缺乏的严重程度排名第一的营养素,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为405mg,仅为RDA要求的800mg的51%。缺钙可引起骨质疏松、盗汗等。
(5)过量的危害:可能增加肾结石的危险性;产生高钙血症、中毒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钙与其他矿物质的相互干扰,影响一些必需元素的生物利用率,如抑制铁吸收、降低锌的生物利用率、影响镁代谢、减少膳食中磷的吸收等。
2,铁
(1)生理功能: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及细胞色素A;参与氧的运输;构成某些呼吸酶的重要成分;参与组织呼吸;促进生物氧化还原反应。
(2)食物来源:含铁最多的食物是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和芝麻酱;其次是动物的内脏、血、瘦肉等;黄豆、蚕豆、豇豆、绿叶菜、桃、红枣、杨梅、葡萄干、龙眼、松子仁、南瓜子等含铁也较多。
(3)需要量:成年男性为12mg/d,成年女性为18mg/d,孕妇、乳母为28mg/d。
(4)缺乏的危害:铁属于中国居民普遍缺乏的营养素,缺乏可致缺铁性贫血等。
(5)过量的危害:长期服用铁剂会导致体内铁过量,使铁通过血液而沉淀于许多脏器,造成组织细胞的损害,易患心脏病。
成人每天摄人的食物含铁约10毫克~15毫克,平均吸收率约10%~15%。食物中的铁主要是在小肠内被吸收,其中十二指肠和空肠上端粘膜吸收较快;胃和小肠的其余部分也吸收少量的铁,但速度较慢。食物中的铁是以三价无机铁复合物和二价的血红素蛋白形式价在。三价铁需还原成二价铁后才能进入肠粘膜细胞;而后需再还原为三价铁才能与转铣蛋白结合而转运。
那么食物中的铣是如何被人体吸收的呢?当食物进入胃后,胃蛋白酶和游离盐酸使食物中的无机铁盐(非血红素铁)的铁解释出,并使其还原为二价铣。 Fe2肠粘膜上皮细胞摄取,并在血浆铜蓝蛋白等作用下氧化为 Fe2(血红索铣可直接进入肠粘膜细胞),与转铁蛋白结合运输至粘膜下毛细血管网的血浆中。铁吸收后被运输至各组织,主要是骨髓内的幼红细胞。
为什么还会有人缺钙呢?为什么会流失呢?
1.贪食.我们的骨钙不断流失,食物中的钙则陆续补充进来,甲状旁腺激素和这一切关系密切,如果过多,骨骼中的钙容易流失,补充的钙也难以沉积于骨骼之中.而多吃是增加这种激素的罪魁,长期饱食会加速骨质疏松.
2.嗜好腌制品.中国人都爱吃腌制的食品:泡菜,酸菜,腌肉等,食品在制作时需要大量的盐.研究发现,过多食盐能影响食物中钙的充分吸收,而且人体每排泄1克钠,同时耗损26毫克钙,人体排出的纳越多,钙消耗越大,最终影响骨骼所必需的钙质,削弱骨骼强度.
3.过度使用抗生素.维生素K能激活骨钙素,对骨骼中钙摄入的调节是必需的.但维生素K主要来源于肠道中大肠杆菌的合成.如果过度使用,会杀死肠道中的大肠杆菌,使该维生素缺乏.
4.不当饮料.咖啡因会改变个人的遗传体质,使你成为骨质疏松易患体质,导致骨质损失.可乐中含有大量的磷酸盐,会干扰骨质的形成,人体中血磷增高时,为了维持钙和磷离子总量的恒定,血钙必须减低,同时钙的吸收也会变差.
5.缺少运动.多数人自大学起就很少运动,工作后更不运动,一说运动觉得很遥远----要全副武装去健身房才算,上下班以车,上下楼以电梯代步,周末去野外放松一下,周一小腿还酸痛,最终可能因"习惯性缺乏运动"而导致日后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