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粟丘疹通常是指眼部皮肤处出现的小颗粒。从医学角度讲,是一种良性的皮肤病变,并不影响健康。不过眼周出现一些小颗粒确实影响美观,因此对爱美女士来讲很有去除的必要。粟丘疹可以利用激光美容技术去除。预防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的问题,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一定程度减少脂肪粒的发生。饮食上少吃油腻,多喝水。注意不要使用过油的保养品及眼部护理品,不要过频使用去角质产品和磨砂膏等。
粟丘疹诊断要点一、病史
发病缓慢,可持续数年,最后自然脱落而形成疤痕。
二、粟丘疹临床表现及分型
(一)症状
1.损害呈乳白色或黄色,针头至米粒大的坚实丘疹,顶尖圆,上覆以极薄表皮。
2.继发性损害多分布于原有皮损周围,可持续数年,自然脱落,无疤痕形成。
3.个别损害可有钙盐沉积,硬如软骨、损害增大时呈暗黄色。
4.多见于面部,尤其是眼睑、颊及额部。成年人也可发生于生殖器,婴儿通常限于眼睑及颞部。
(二)体征
白色粟粒状大丘疹为本病特殊体征。
(三)临床分型
1.原发型:从新生儿开始发生,由未发育的皮脂腺形成,损害可自然消失。
2.继发型:常在炎症后出现,可能与汗管受损有关。可在阳光照射后,二度烧伤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后,迟发型皮肤外卟啉症后,疱性扁平苔藓后,疱疹样皮炎后,天疱疮后,类天疱疮后和X线照射后等情况下发病。
三、病理诊断
组织病理示为表皮样囊肿,囊壁由多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囊腔由排列成同心圆的角质细胞所填充。
粟丘疹治疗方法
粟丘疹为良性病变,一般无自觉症状,通常不需治疗。
局部治疗:以75%酒精消毒,用针挑破丘疹表面的皮肤,再挑出白色颗粒即可。
中医诊疗网提示:粟丘疹称白色痤疮或粟丘疹白色苔藓。系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也见于新生儿。外伤后引起的粟丘疹往往发生于擦伤、搔抓部位或面部炎症性发疹以后。常见于皮肤外叶啉症或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损害中,也可发生于带状疱疹之水疱后,有些患者有遗传因素。
延伸阅读: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表现为充血性丘疹的荨麻疹,常与虫螯叮咬致敏有关鸟虱、猫虱、狗虱、人虱、臭虫、蚊、白蛉等是常见的致敏昆虫,皮疹常成堆发生,丘疹中央可有不甚明显的凹陷或水疱形成,为虫咬的痕迹,痒感非常明显 丘疹性荨麻疹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一种风团样丘疹性皮肤病病因多由于某些节肢动物如蚊、蚤、螨、蠓、臭虫等的叮咬所致的变态反应,亦有由于消化障碍,对某些食物的过敏而引起临床表现发生于温暖季节多见于儿童皮损为 1 ~ 2cm 大的淡红色风团样丘疹,略呈纺锤形,中心可有小水疱,有时可演变为大疱常分批发生于腹、腰背、臀及双小腿,多群集而较少融合若发生于四肢远端者可形成大疱自觉瘙痒 3 — 7 天后皮疹逐渐消退,可遗留色素沉着,但可继续发生,经数周后始渐愈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有继发感染时,可有淋巴结肿大及发热一般年龄稍大( 7 — 8 岁)可症状减轻及停止发生诊断根据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疱的特点,一般不难诊断应与水痘鉴别水痘数目较多,损害为红斑、丘疹及水疱,散发于头皮、面部、躯干及四肢,口腔粘膜亦可累及,伴有轻度至中度全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