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男科 | 妇科 | 骨科 | 耳鼻喉 | 肛肠 | 泌尿 | 不孕不育 | 皮肤病 | 口腔 | 肿瘤 | 糖尿病 | 眼病 | 性病 | 肝病 | 心血管 | 更多 |
![]() |
皮下结节病因
皮下结节是皮肤科常见的症状,在很多皮肤病中都可出现,如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痒疹、结节性黑素瘤,这些疾病有良性、恶性之分,尤其引起我们注意的是结节性黑素瘤。 结节性恶性黑素瘤是恶性黑素瘤(简称恶黑)中恶性度最高的一型,占恶黑的12%,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左右,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2∶1,好发于背部、足底、外阴、下肢和头、颈部;损害为隆起的斑块、结节或深在结节,一般为黑色、蓝黑、褐色、黄褐色或黄白、淡红色,周围绕以红晕。表面光滑,呈息肉样、蕈样或菜花样,直径在0.2~12cm或更大,皮下结节以后破溃或有少量出血。由于生长迅速,因此一发现就是隆起结节。垂直生长为其唯一生长方式,病程进展迅速,皮下结节一般持续数月至1年。结节性恶黑往往有较早转移,在转移前接受治疗者,5年存活率为50%~60%。恶黑的转移极为常见,尤其是结节性恶黑,常先发生淋巴管转移,以致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血流扩散出现较晚,但一旦发生,则易发生广泛转移,最常见者为肝、肺及皮肤,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