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 妇科 骨科 耳鼻喉 肛肠 泌尿 不孕不育 皮肤病 口腔 肿瘤 糖尿病 眼病 性病 肝病 心血管 更多
中医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疾病大全 > 内科外科 > 皮肤病 > 夏季皮炎 > 正文

霉菌病


注意阅读时间,健康用眼! 2013-03-19   中医诊疗网  www.zlnow.com
注意防止外伤,一旦外伤后要及时处理伤口,保持局部清洁以免污染。本病较顽固难治,病后应及早到医院就医,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预防常识:
  3.局部温热疗法。
  2.手术切除适用于局限的损害,面积较大者可考虑植皮。植皮前一般用药物治疗一段时间(1个月左右),再施行手术。
  1.伊曲康唑100~200mg/日,餐后立即口服,连续3个月以上,减量后维持用药半年至一年。也可选用氟康唑口服或静脉滴注,200~400mg/日,连续3个月,减量后维持用药半年至一年。或酮康唑200mg/日与5-FC 1.5~2g/日配合应用,连续3 个月以上,注意毒副作用。
  霉菌病治疗要点:
  4.在损害分泌物和痂皮内可查到棕色厚壁孢子,真菌培养有暗色真菌生长。组织病理改变为慢性化脓性肉芽肿。在表皮微脓肿及多核巨细胞内可见棕色厚壁孢子。
  3.病程慢性,新旧损害交替存在,陈旧瘢痕可致淋巴回流障碍,形成象皮肿,影响肢体功能。
  2.早期损害为丘疹或结节,逐渐融合成斑块,表面增生呈疣状或菜花状。皮损周围可有卫星状损害,表面可见黑色小点及小脓疡。
  1.病人常有外伤史,好发于四肢。
  霉菌病诊断要点:

  着色霉菌病(chromomycosis)是由几种暗色真菌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在我国以山东、河南、广东等地多见。常见的致病菌有卡氏枝孢霉、裴氏着色霉和疣状瓶霉。常在朽木和土壤中腐生,通过外伤等途径进入人体,病情顽固迁延不愈可达数十年,造成肢体残废。

上一篇:多发性疖肿
下一篇:过敏体质
微信搜索“zhongyikong”并关注,每天体验中医之道。
友情提示,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医生指导。京ICP备14033551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