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丹毒【概述】 丹毒(erysipelas)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成片红肿的急性炎症。患处可有水疱或大疱,甚至发生坏疽。病人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治疗措施】 需卧床休息。对发热、中毒和不适等需对症治疗。对老年病人应注意防止支气管
肺炎、心衰和其他并发症。对诱因要同时给以相应治疗。 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静点,
过敏者用红霉素1~1.5g/d静点或选用环丙氟哌酸0.2g/次,每日两次静点,口服泰利必妥0.2g/次,每日两次,也可选用先锋霉素v号6g/d静点或用头孢类抗生素。一般10~14天为一疗程,在皮损消退后,应维持一段时间。也可磺胺药物内服。对复发性丹毒比治疗急性丹毒用药要长些,不要停药过早,尽量预防复发,以免淋巴水肿不断发展。 【病因学】 丹毒的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足癣、小腿溃疡、外伤等常成为小腿丹毒的诱因;鼻腔、外耳道内或耳朵下方肉眼看不到的微细皲裂,什么是丹毒常为面部丹毒的诱因。 【临床表现】 约经2~5天的潜伏期后,突然急性发病,伴有高烧、寒战、头痛及呕吐等全身症状。初起的皮疹为一个有灼热感的红斑,迅速向周围蔓延成为一片红色损害。局部红、热、肿有触痛。表面紧张而有光泽,轮廓鲜明可分,严重时患部可发生水疱和大疱,甚至发生坏疽,皮肤由发红变成暗红及青黑色,以后皮肤组织坏死脱落,露出皮下组织;败血病可使病人短期内死亡。血中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增高。复发性丹毒是一种慢性丹毒。是在原发损害部位上,每隔几天、几周或几月甚至几年再发一次。再发的症状较一般丹毒为轻,每次发作时,患部稍微红肿、病人轻度发热和周身不适,往往在数日以后自然痊愈。复发性丹毒的好发部位是下肢,其次为面部,反复发作后,患处组织往往肥厚成为慢性淋巴水肿。虽然婴儿也可发生丹毒(脐感染),但一般说来,青春期后发病率为高,在20~60岁之间有几个高峰,70岁以后发病较少。目前尚不能进一步证实老年丹毒表现为更多渗出性的或者甚至是大疱性损害的偶然说法。
丹毒发病没有定处,上自头面、下至足趾,都可能发生。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又分别有“抢头火丹”“大头瘟”(发生于头面);“内发丹毒”(胸部),“流火”(下肢)及“赤游丹”(小儿)之称。
丹毒,顾名思义就是指丹毒链球菌(溶血链球菌)侵入皮肤或粘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以皮肤突然发红、热如火烧,颜色象丹涂脂染样为特点的疾病。这个病名既古老又现代,当然和现代所说的丹毒不能完全吻合。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内里血分有热,外感
风湿热邪,内外合邪或者由于皮肤的破损如针刺、抓伤、皲裂、虫咬伤、足癣,感染邪毒而诱发。该病为常见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预后较好,但易复发。
转帖]什么是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