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疾病的折磨,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心理压力大,甚至沮丧厌世,家属应多体贴、多理解,劝慰和开导病人,使其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培养稳定、乐观的情绪。通过听音乐、戏曲,看电视,读报纸,陪患者聊天等方式分散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以调整患者的情绪。
两人扶助患者翻身法对有导管者,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检查导管,保持通畅。严重烧伤者可采用翻身床。颈椎和颅骨牵引者,须使头、颈、躯干保持在同一水平翻动。
两位护士站在病床的同侧,一个托病人两手放于腹部,托其颈肩和腰部,另一人托臀和腘窝部,两人同时将病人抬起移向床缘,分别扶托肩、背、腰、膝部位,轻推,使病人转向对侧。
一人巧翻身法2.两人节力翻身法(平卧翻侧卧位)对于身体胖重且不能活动者,如截瘫、偏瘫、昏迷等病人则宜采用两人协助翻身。
(4)调整体位。左手扶背,右手扶双膝,轻翻转病人,抬起病 人右腿,拉平裤子,托膝使病人屈髋膝置于床旁;抬左腿拉平裤子放于床中。平整衣服,以软垫支持病人背部和双腿,取舒适卧位。侧卧翻平卧,护士立于病人左侧,步骤同上,两手动作相互调整。
(3)移下身(下身重心在臀部)。左手伸入病人腘窝,右手扶于足背,屈膝双下肢;右手沿腿下伸入达尾骶部,左手移至对侧左臀部用合力抬起病人下身移向近侧。
(2)移上身(上身重心在肩背部)。右手将病人右肩稍托起,左手伸入肩部,用手掌及手指扶托颈项部;右手移至对侧左肩背部用合力抬起病人上身移向近侧。
1.一人节力翻身法(平卧翻左侧卧位)(1)护士立于病人右侧,两腿距离10-15cm 以维持平衡,重心恒定。将病人左右手交叉置腹部。
(二)操作方法要领:托重心、用合力,不抓不捏找空隙:防撞碰、不擦皮,既轻又稳亦省力。
疾病护理翻身护理(一)目的 使病人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适用于不能自理的病人。
4.外科手术 对大面积、深达骨质的褥疮,上述保守治疗不理想时,可采用外科治疗加速愈合,如手术修刮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植皮修补缺损等。外科手术修复亦适用于战伤并发大面积褥疮,因战伤病人失血多,机体抵抗 力差,褥疮迁延不愈,易造成全身感染。采用手术修复可缩短褥疮的病程,减轻痛苦,提高治愈率。
③人工护理 :每1~2小时定时对病人进行翻身,按摩受压皮肤,劳动量大,需要护理人员有高度责任心; 定期为病人清洁皮肤,实际护理中,由于病人行动不便,很难保证皮肤清洁;褥疮治疗要除根3.中药外用疗法 将桉树叶制成的烧伤粉,用生理盐水调成糊状,加地塞米松5mg涂于褥疮创面,每日2次。
②气垫床疗法:使用气垫床的普及率低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且气垫床移动使用不便,价格昂贵,透气性差,易导致病人皮肤因汗液潮湿粘连,病人背部有不舒适感,长期耗电、有噪音,令病人烦躁,影响休息。绝大部分气垫床对褥疮无任何治疗功效。
2.物理疗法①氧疗 利用纯氧抑制创面厌氧菌的生长,提高创面组织中氧的供应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氧气流吹干创面后,形成薄痂,利于愈合。方法: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固定牢靠,通过一小孔向袋内吹氧,氧流量为5-6L/分钟, 每次15分钟,每日2次。治疗完毕,创面盖以无菌纱布或暴露均可。对分泌物较多的创面,可在湿化瓶内放75%酒精,使氧气通过湿化瓶时带出一部分酒精,起到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分泌物,加速创面愈合的作用。
(5)传统中药药膏 对于III和IV期褥疮,传统中药药膏的应用十分重要。例如1、清洗创面后,再涂以具有消除组织水肿、抗炎、产后褥疮的护理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的“朱氏皮肤修复再生膏”治疗,临床疗效佳!2、可以先清洁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再采用能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熊氏再生膏进行治疗,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近远堂的“特效褥疮散”也具有有明显抑菌作用,增强肌体对病菌抵抗力,并发挥其祛邪扶正、消炎排毒、托毒外出、消肿镇疼,去腐生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等功效,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促使溃疡面快速愈合。
(4)灭滴灵 对杀灭厌氧菌有特效,并能扩张血管,增强血液循环。用此药冲洗后,湿敷创面,加红外线灯照射20分钟,每日3-4次。
(3)多抗甲素 它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创面组织修复。对创面较大者,先用生理盐水清创,然后用红外线灯照射20分钟,创面干燥后用多抗甲素液湿敷,再用红外线灯照射10分钟,最后用灭菌
紫草油纱布覆盖,对渗出液多者,每日换药3次。
疾病的治疗1.药物治疗(1)成纤维生长因子:将褥疮局部消毒,清洗后用 2 %的成纤维生长因子软膏均匀覆盖创面,用消毒敷料包扎,每日换药 1次。能促进创伤愈合过程中所有细胞增生,产后褥疮的护理加快创口的愈合速度(2)碘酊 具有使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软化硬结构的作用。将碘酊涂于创面,每日2次。
3.在持续受压部位出现红斑、水泡、溃疡三步曲病理改变。
2.多发于氐骨、坐骨结节等骨隆突处。
1.多见于截瘫、慢性消耗性疾患、大面积烧伤及深度昏迷等长期卧床患者。
疾病诊断一般来说,创面周围伴有红、肿、热、痛局部炎症,如果还有化脓、恶臭症状者即可认定为局部感染征兆,伴发热则说明具有全身反应。
褥疮IV度(深溃疡):涉及了深筋膜和肌肉,受累组织因缺血而坏死呈黑色,因细胞的感染,病变常侵犯骨质,形成骨膜炎或
骨髓炎。
褥疮III度(浅溃疡):溃疡不超过皮肤全层,因溃疡基底部缺乏血液供应,呈苍白色,肉芽水肿,流水不止。
褥疮II度(水疱期):受压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皮肤发红充血,用手指压时不消退。
褥疮I度(红斑期):全身的受压部位表现为局部瘀血,皮肤呈现红斑。若在此期除去压力此改变在48小时内消失。
临床分期其形成过程分为红斑期、水泡期和溃疡期三期。褥疮的预防极为重要,主要以精心护理为基础。不同分期的症状说明:
俯卧位好发于:耳、颊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脚趾。
侧卧位好发于: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及、内外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