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其他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减退可能与恶性黑素瘤的发生有关
( 5 )内分泌内分泌因素对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发现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内有雌激素受体蛋白,有报道在病期相似条件下,女性患者的预后比男性好,但
绝经期后的妇女即丧失这种优势,说明女性激素对恶性黑素瘤有一定的影响;但也有报道应用雌激素治疗某些疾病,或长期口服避孕药者有增加发生恶性黑素瘤的危险性,所以雌激素究竟对恶性黑素瘤有何影响尚不清楚。
( 4 )外伤某些外伤或不良刺激会促使黑痣的恶变,例如用化学腐蚀剂烧灼黑痣的“点痣”术,常导致黑素瘤的发生。另外,位于会阴、足底的经常受摩擦的部位黑痣也容易发生恶变。
( 3 )遗传澳大利亚的研究资料表明,有家族史的人群中其发病机率比无家族史者高 1.7 倍。某些遗传性皮肤疾患如着色性干皮病患者的恶性黑素瘤发病率较高。
( 2 )结构不良痣恶性黑色素瘤可由表皮基底层内的黑素细胞发生而来,亦可由原生存在的黑痣基础上恶变而来,一种被称为“结构不良痣”( dysplastic nevi , DN )者易发生恶变,其主要特征为痣呈杂色,即在粉红色的基础上同时伴有红色、棕褐色或黑色,其直径常大于 5mm,边界不光整。 DN 具有遗传倾向,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凡痣的数目在 100 个以上,其中至少一个痣的直径大于 8mm ,至少有一个痣在组织学形态上具有异型性者称为结构不良痣综合症 (dysplasticnevisyndrome) ,简称 DNS 。有 DNS 者常有遗传性黑素瘤的家族史,与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关系密切;但无遗传性黑素瘤的家族史的 DNS 患者,仍可发生散发性恶性黑素瘤。一种出生时就有的先天性巨大痣,其直径大于 20cm 者,在其一生中发生恶性黑素瘤的危险性达 5%~20% 。
黑色素瘤 流行病学及病因( 1 )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可能会诱发恶性黑色素瘤。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认为美国恶性黑素瘤发病率的增加与美国人愈加喜欢日光浴有关。